今年46岁的许国兴是金川集团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工务段白家嘴养路班的班长,个头矮小、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25年如一日地钻研着小改小革小发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仅被评为金川集团公司劳模,铁路运输分公司还专门为他成立了“许国兴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励他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发明创造。他说:“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工作室的建成激发了工友们的创新热情,可以汇聚大家的智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第一次改革成功
许国兴爱好发明改良。1993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就发现铁路养路工的工作不但繁琐,而且很多地方存在着安全隐患,于是许国兴没事时就开始琢磨如何解决工作上的这些问题。通过长时间观察、思考,他决定先从改良选冶化厂区内的手动道岔第一连接杆的调节方式入手。
许国兴观察到手动道岔第一连接杆每次调整最少需要3名作业人员配合,携带调整工具多、调节时间长、过程复杂,直接影响了行车运输。可铁路运输分公司路况复杂,书本上可参考的资料非常少,加之许国兴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想要进行发明改良只能依靠丰富的工作经验。于是许国兴选择同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且搭档多年拥有足够默契的渣场养路班班长孙江川共同进行改良。
在改良过程中,许国兴和孙江川发现螺丝钉的长度如果跟连接杆不相匹配,连接杆就无法进行调整,于是许国兴和孙江川便买了很多不同长度的螺丝钉进行试验,幸运的是,许国兴和孙江川只试验了三四次,就找到了适合连接杆的螺丝钉。经过许多次的试验、调整、改进,终于改良成功。许国兴和孙江川高兴地将改良后的连接杆命名为自制尖轨精确调整式转辙杆。自制尖轨精确调整式转辙杆解决了手扳道岔压力大、维修拆装复杂和夜间单人无法操作等问题。通过对厂区70余组手扳道岔进行改造,为金川集团公司节约生产维修成本35万余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
这一次改良的成功,让许国兴深切感受到了小改小革小发明为工作带来的巨大效益,他开始更加注意工作时遇到的麻烦和安全隐患,积极发明改良,希望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许国兴的发明改良经过十年积累,有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为了响应金川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要求,更好地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铁路运输分公司成立了“许国兴劳模创新工作室”,并让许国兴成为劳模工作室的领军人物,希望铁运分公司的职工能够以许国兴为榜样,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记者进入工作室,看到墙边一圈和屋子正中央都摆放着长方形的台子,台子上面铺着红布,红布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许国兴的小改小革小发明。这些小改小革小发明都相对小巧,占地面积不大,让人一眼看去很难想象这是在铁道线路上使用的工具。据记者了解,“许国兴劳模创新工作室”占地90余平方米,摆放小改小革小发明100余件。
十余年自主创意项目
达100余项
工作室的成立激励着许国兴在工作中更加勤恳,2016年,许国兴获“甘肃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并晋升为一名铁路线桥工技师。
同年,许国兴注意到由于超速、碰撞、线路质量等原因,在金川集团公司采场和渣场线路行驶的机车,经常发生脱轨掉道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以往工人们都是采取人工撬车的方法使机车恢复到正常轨道行驶,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低且不安全。于是,许国兴带领同班组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铁路用复救器固定装置,使机车可以在复救器引导下恢复到正常轨道行驶,解决了人工撬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18年,他牵头发明的“铁路用复救器固定装置技术”创新成果,在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
十余年间,许国兴自主创意项目达100余项。截至2018年3月,他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4项,最新申报的5项专利还在评审当中。这些小改小革小发明每年为金川集团公司节约近百万元的成本。
面对这样的成绩,他说,把简单的事做扎实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彻底就是不平凡。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1月8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秦娜)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大会揭晓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甘...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