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建宗 通讯员 赫元涛
乔迁新居,对很多人来说是生活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18年底,环县多地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政策的群众,在2019年新年来临之前喜迁新居,他们或搬离了原来恶劣的生活环境,或告别了租房住的历史,开始拥有属于自己宽敞明亮的家。
“做梦也想不到,我家总共才花了1.5万元,就能在县城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在环县富润小康嘉园安置小区,搬迁户陈宝平感慨地说。
陈宝平今年50岁,是演武乡路家塬村村民,全家6口人,曾经供养4个大学生。2015年,陈宝平找到了县园林局打零工的活计,开始在县城租房,老家的5孔土窑洞早已坍塌,不能住人了。这次住进了县城的安置房,解决了他所有的后顾之忧。
环县山大沟深,地域辽阔,农业人口达7.76万户32.8万人,80%分散在1.1万条沟道和3万多座山头,居住着祖辈承袭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窑洞,坍塌、裂缝是常有的事。住房安全成了环县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2013年以来,环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必由之路和治本之策,全县共建成安置点153个,完成搬迁安置群众5792户27169人,近3万名困难群众搬离了山区土窑洞,住上了砖瓦房、新楼房,有效破解了特困偏远山区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婚娶难和脱贫难。
特别是2016年以来,环县按照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三个集中”的搬迁安置思路,积极推行整乡、整村、整组搬迁模式,共规划新建集中安置点129个,其中,县城安置点1个、乡镇小城镇安置点15个、中心村安置点113个。
陈宝平搬迁的县城安置点位于城南新区中心地带,东接国贸新天地商业区,南靠思源实验学校,西向环江30里风情线,北临县中医医院和电商孵化中心。规划建设用地114.9亩,新建高层商住楼19幢1736套,并为搬迁群众新建14层就业创业基地大楼1幢。
“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享受政策性补助5.774万元,人均自筹不超过2500元;非建档立卡户除人均享受5000元补助外,县上为每户搬迁群众落实10万元10年期基准利率贷款。”环县嘉诚投资公司负责人王煜东告诉记者。目前,富润小康嘉园安置小区1103户搬迁户已经领取钥匙开始装修。
四合原村阴梁组村民梁岁玲今年36岁,两个孩子在易地搬迁点南测的思源学校上学,丈夫在宁夏灵武化工厂打工。现在,她每天接送完孩子,就来到搬迁点的“双创大厦”三楼的甘肃诺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制作服装,预计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环县采取“岗位就业+自主创业”的方法,利用县城公益性岗位、就业创业基地、国贸新天地和工业园区等2600多个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南湫乡洪涝池村易地扶贫搬迁点,2016年投资1.75亿元,建成临街两层楼房268套和集中安置大院64处,配套实施了市政路网、集中供热站、停车场、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公用理事馆、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农贸市场、汽车客运站、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初具生态小镇的模样。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环县规划搬迁群众5307户25084人,累计建成住宅5307套,搬迁入住4632户20843人。目前,今年计划建设的28个集中安置点住宅主体已全部建成,其中7个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12月28日讯(记者张富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今天在兰州会见了中信银行党委书记...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