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
时间已过多半,上半年全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强化分析研判和运行调度,积极采取针对性举措,既制定科学应对之策,化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又出台有效固本之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有力遏制了去年以来经济增速下滑较快的局面,使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活力增强、企业信心回升的较好态势。
看到积极变化一面的同时,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目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看到差距与不足,认真仔细分析,积极准确应对,以期后半年能做到“来者犹可追”。
从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与全国6.8%的经济增速,相差1.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仍然处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后几位;与年初制定的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高度重视的是,甘肃省经济“三驾马车”中占比最重的投资表现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0%,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了23.3%,工业投资下降20.8%,这几年相对保持较快增长的第三产业投资也下降了7.3%。
数据作为经济表象并非至关重要,经济运行只要在合理区间就可以,但表象背后的问题就不能不高度关注。对此,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指出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着新旧动能转换速度不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相对缓慢、新的经济增长点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等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伴的是,目前深化改革深度、力度、进度不平衡,一些改革举措没有落地,政策衔接配套和工作协同不够,有的地方和部门推动改革的决心不大、主动性不强,不同程度存在等、推、拖、绕的现象。同时,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创新人才总量少、流失多,创新主体不活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显然,清楚问题之后,关键就在于从上到下抓落实了。要“稳、准、狠”,突出抓好经济领域里的几项重点工作,让从中央到省上、再到地方制定的各种政策红利、改革措施及意见办法生根开花、落地见效。
抓经济工作落实,首先就是要把项目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在甘肃省经济工作中的特殊意义,特别要注意中央刚刚提出的下半年将“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这一政策动向,不断完善项目库,加大项目论证、储备和落地力度,尤其是要抓好大项目、高质量项目、绿色项目和特色项目。项目建设要一竿子插到底,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注意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最大限度提高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办事效率。今年兰洽会签约的471个项目,要密切跟进、趁热打铁,绝不能虎头蛇尾,让签约项目成一纸空文。
防范各类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一方面要认真对待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坚决有序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应对企业风险,加大对地下金融、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活动的监管和整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准确理解中央“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最新政策取向,充分利用财政和金融政策,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上要有新突破。
科技创新是支撑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解决甘肃省科技创新体制不顺、机制不全、成果转化难等突出问题。努力在发挥基金作用、吸引企业落地、细化实化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成果转化运用、优化服务环境、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工作突出亮点之一是,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2%,“一带一路”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因此,我们一定要借助“一带一路”开放平台,加紧推进陆港、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突破。
推动绿色发展崛起是今年下半年抓实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省委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谋划总投资8200多亿元、建设265个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对于这一重大部署,我们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为未来甘肃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下半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认清了的问题就一定要认真解决,出台了的政策措施就要落地见效,咬定青山不放松,拿出百分之百“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力争岁末时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新闻推荐
据每日甘肃网消息省医改办、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发文,决定对2018年1月1日至6月1日前符合“10元85%...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