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琴
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除了要加大信息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之外,更需要开展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提高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水平,营造出清朗的网络空间。当前,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力量正在迅速壮大,覆盖范围、渗透程度不断提升。但是,网络上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势依然严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全局,任重道远,必须认真对待。
掌握话语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石是牢牢掌握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创新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主动迎接网络流行话语的挑战。基于大数据设置网络议程,以议程引领舆情走向,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改变过去过于偏重“灌输式”“语录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方式,采用更加感性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使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接地气。
提升针对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网络热点,生成网络意识形态可视化图谱,精准掌握网络热点与可能的风险点,规避“蝴蝶效应”,防患于未然,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针对性。例如网络社区、微博、视频、消费记录等是人们日常行为与思想动态的自然“痕迹”,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动向,为精准治理网络意识形态提供支持。
坚持群众性。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我们党的群众基础,是民心向背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在现实中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实现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解决群众最切身的利益问题,使群众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里,一方面要做好正面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对片面的错误的言论必须及时澄清,在破立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广大群众对于“流言蜚语”的免疫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防卫,明辨是非,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捍卫者。
实现协同化。构建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多层级参与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协同治理。政府作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领导者,必须掌握主导权,发挥引领作用。对于参与网络治理的企业与非政府组织,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让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效能,保证其正常的利益诉求。对于广大网民,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网络治理中来。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李满福)记者从省自行车训练管理中心获悉:在近日结束的2018年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青年公路自行车锦标...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