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田小东)7月26日是初伏的最后一天,也是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三伏贴”第四次铺炙的日子,很多患者一大早就排起了队。
“以前我每到冬季就感冒,去年同学推荐到这里贴了‘三伏贴\’,感觉效果还不错,所以今年又来了。”今年60岁的刘大妈说,往年冬天她感冒特别重,轻则打针输液,重则住院。去年贴了“三伏贴”后,感冒时吃点药就好了,免疫力提高了。
铺灸开始了,只见中医师将姜泥沿患者脊柱铺敷,上面再铺上艾灸,点燃后慢慢热敷,随后再加上幸温发散、祛湿除风的药。甘肃省名中医、中医科主任谢潇霞告诉记者,这个叫做督脉炙,也叫长蛇炙,也是为第二天的“三伏贴”做铺垫,提高疗效。谢主任介绍,现在常见的“三伏贴”多呈膏药状,依古法须在夏天农历的每伏头一天贴伏在后背一些特定穴位上,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特别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哮喘等效果显著,也可以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铺贴时,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
谢主任说,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敷贴对象为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三伏贴\’”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贴\’,一定要结合身体具体病证选穴、治疗。”谢主任特别强调,在“三伏贴”越来越受到百姓认可的同时,一些误区也日益凸显,提醒广大市民,不可盲目上贴,孕妇、婴儿、皮肤病患者,药物过敏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不可用贴。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吕霞王耀)7月26日记者获悉,为解决果蔬集中收获上市价贱伤农、产后损失严重等产销对接的瓶颈问题,《关于...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