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人员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龙首二级水电站,查看生态水下泄运行情况。该水电站加装了不受人为控制的闸门垫块,确保生态水下泄处于相对自然的状态。
2017年,中办、国办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此后,甘肃省先后制定出台多项方案,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坚决整改。截至今年6月底,祁连山沿线各地政府采取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以及种草、植树等综合措施,基本完成祁连山保护区内144宗持证和111宗历史遗留无主矿业权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护区42座水电站全部完成分类处置,25个旅游项目完成整改和差别化整治。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张掖段农牧民全部搬迁。
在经历“环保问责风暴”后,祁连山沿线各地正在绿色发展的全新定位中,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转型之路。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新闻推荐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华北第一个人民政权的创建者之一——赫光
新华社银川6月30日电(记者张亮)今年清明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的杨郎农民广场,2000余名中小学生庄严肃穆地...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