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亮
按照棚改政策规定,要想拿到经济适用房的钥匙必须先交够房款才能拿上,可对于张秀娟家来说,德轩小区27万元的经济适用房款,她根本交不起。
张秀娟是甘肃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现在一个月就拿10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丈夫赵焕军身患重症,夫妻俩一个月不到3000元的工资还要拿出一半上医院做透析,不要说买房子,就是过上好日子都举步维艰。
张秀娟一家现在住在建化街,这栋楼上的住户大部分已经搬走了。按照棚改指挥部的规定,拿到新房子的钥匙后,张秀娟就应该搬离小区,鉴于她家的特殊情况,棚改工作人员靳小兰和马秀萍多次向上级反映,最后同意张秀娟暂住建化街的房子,等德轩小区的新房子装修完毕后,尽快搬离。
“现在租房子的价格也不菲,而且最少得和户主签半年的合同,对我们家来说,这几个月的日子必定雪上加霜。”张秀娟说,德轩小区的新房子现在已经装修了两个月时间,到目前为止,装修材料的钱和施工费都是亲戚朋友给垫付的。(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李满福)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后,甘肃省按照惯例召集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研讨,共同为下一个周期甘肃省体育发展定调、...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