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攻鼓子表演
□封尘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及永昌镇、大柳乡、下双乡等地的民间鼓舞,尤以四坝镇为主。四坝镇早在1996年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得以凿通。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乐舞在凉州交会融合,形成了著名的西凉乐舞。攻鼓子的产生、发展与西凉乐舞有一定的关系。鼓是西凉乐舞中重要的乐器,也是古代河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中最常用的乐器,攻鼓子是在西域乐舞和中原乐舞交融并蓄下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态。传承发展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尤其是河西的历史文化信息。
关于攻鼓子的来历,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凉州(今武威)有一个苗庄王,有一次被敌人困在城堡里,没有援兵,情况十分危险。苗庄王急中生智,让人造了直筒鼓,在里面藏上兵器,他和部下装扮成社火队走出城堡,趁着敌人观看表演,放松戒备的时候,抽出藏在鼓内的兵器攻打围敌,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鼓舞称作“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的鼓和鼓槌用白松木制成,鼓呈桶状,鼓身长30-40厘米,漆成红色,用牛皮制成鼓面,鼓面上画黑色太极图案,用红色绸带或布带做成的鼓带系在鼓边沿的铁环上。鼓手斜背鼓,将鼓身置于左胯,用腰带将鼓带系紧并固定好,双手握鼓槌敲击。
凉州攻鼓子表演者都是男性,鼓手装扮很有特色,表演者全身以黑色为主,头上戴着在帽顶两角留孔的黑幞帽,左右两侧各插一根野鸡翎,白色扇形纸花插在勒头带的左、中、右三边,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夸衣),黑色灯笼裤,脚穿黑色快靴。表演者脸上涂着一层厚厚的脂粉,眉毛粗而上翘,他们腰挎攻鼓子,手拿双鼓槌,在当地有“黑旋风”之称。
凉州攻鼓子鼓点高亢激昂,舞蹈的步伐与鼓点配合默契,表演时进退开合间形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的气势。鼓手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的鼓声中起舞,初似石上流泉,渐如惊雷闪电,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攻鼓子的表演常使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场面,舞蹈的所有动作都体现在一个“攻”字上,动作有战马腾飞、飞鹰展翅、凤凰三点头、登高望远等,在这些动作的变化中,演绎出窃窃私语传递信息、登高远眺瞭望军情、两军对战时相互攻打进退等情节和场面。
从阵形来说,有四门兜底阵、长蛇阵、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龙阵、连环阵、八卦阵等,并且各阵之间紧密联系,变幻无穷。尤其是整个鼓队队形以四方形排列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呈一条直线,整齐的队形、沉稳的步伐、刚毅的神情、激昂的鼓点,一派军营气象。
凉州攻鼓子表演时要做到手、眼、神的统一。它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前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这四句口诀来概括,常见的击鼓法有击鼓心、敲鼓边、打鼓帮、蹭鼓面、抽鼓皮等。鼓队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十几人、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均可。表演套路丰富,节奏明快,动作多种多样,阵容威武壮观,舞步和谐优美,场面宏伟壮观,充分显示了西北人民粗犷、朴实、乐观的精气神。
1957年,凉州攻鼓子曾参加全国民间舞蹈调演,获优秀节目奖;1992年参加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鼓舞邀请赛并获优秀奖;1996年在全国第六届群星艺术节民间鼓舞大赛中获“群星奖”银奖;1997年参加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并获金奖;1998年获甘肃省第二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凉州攻鼓子还参与了《西部之舞》《望长城》《八千里路云和月》《怒剑啸狂沙》等多部西部影视剧的拍摄,一路走来,凉州攻鼓子已成为西部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向外界传递着西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农耕文明时代,攻鼓子固定在每年的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随社火队走街串户,向人们拜年祈福,称为“过街”。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除了在正月表演外,在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中参加表演,既宣传了凉州攻鼓子,又可为表演者带来经济收入,为此,鼓子艺人们在四坝镇成立了凉州攻鼓子艺术团。
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部门对凉州攻鼓子的保护传承除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还命名了传承人。四坝镇的杨门元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凉州攻鼓子代表性传承人,同为攻鼓子表演艺人的杨万住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凉州攻鼓子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四坝镇成立了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和凉州攻鼓子传习所,将攻鼓子艺人团结起来,参加各种表演活动,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通过传帮带,使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传承人还通过进校园教孩子研习攻鼓子舞,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这门艺术。这一系列措施使凉州攻鼓子得以传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 甘肃省向“错保”“漏保”说不
本报兰州讯(记者吕霞)6月19日记者获悉,《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通知》...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