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兰州市 嘉峪关 金昌市 白银市 天水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陇南市 平凉市 庆阳市 临夏州 甘南市
地方网 > 甘肃 > 甘肃新闻 > 正文

李逸峰读书与写字不可偏废

来源:兰州日报 2018-05-3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简介

李逸峰,1972年生,湖南隆回人。文学学士、佛学硕士、书法博士,中国社科院宗教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书法学科带头人。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2010年在兰州大学举办“静水流深——李逸峰书作展”;2015年在甘肃省美术馆、西北师范大学美术馆、甘南州文化馆、武威市美术馆、邵阳宝庆艺术馆等地巡回举办“静水流深——李逸峰禅意书法小品展”。论文入选中国文联“2005当代文艺论坛”;全国第七、十届书学讨论会(第十届获最高奖);2016中国文字·书法论坛(获最高奖);中国书协首届怀素草书论坛等。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西部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敦煌书法艺术研究”。出版《李逸峰楷书甘肃赋》《文房四宝》等专著多部。

“于书法学习而言,读书与写字,不可偏废。”这句话是采访中李逸峰提到最多的一句话,也算是他追求书法艺术道路上的座右铭了。他说:“书法家最怕别人讥为写字匠,然而,只是停留在‘匠人\’的技术层面,那便只能以匠人视之。按理说,书法家应该是文化人,但当今真正的书家太少,写字匠倒是不少,因此我们倡导书法家要多读书、善读书。于书法学习而言,读书与写字,皆不可偏废。”

致力于敦煌汉简与敦煌写经文化研究的李逸峰,无论其书法创作还是书学研究,都可圈可点。他,集文学学士、佛学硕士、书法学博士、宗教学博士后于一身。2012年,作为甘肃省特殊引进人才,他来到甘肃,担任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书法学科带头人。

“有人说,写字者不必太读书,读书无益于写字,反而占用写字的时间。”李逸峰告诉记者:“这乍一听似乎有理,因读书优良者未必写字优良,诚然,反之亦然。读书本不必然关联写字,因读书之目的不在写字;写字亦不必然关联读书,写字之目的亦不在读书。然而写字岂止是‘写字\’之技巧?汉字之美又岂止是存于外在之形?知晓写字之理方可谓之书法,不读书何以明白书法之法?”

再观李逸峰的书法,其作品多与“静美”有关。除技术纯熟外,他取法钟繇、二王与篆隶,然后参以汉简笔意,把章草写得高古简静又清雅流美。多年来,他坚持精研笔法,追求线条的律动与心灵的节律对应。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时下流行的野逸、张扬的标榜,而代之以“二王”传统文人式的“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的审美追求。

近十年来,李逸峰不仅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还将敦煌汉简和敦煌写经结合到一起,做了大量的临摹创作。这种在敦煌汉简和敦煌写经方面的坚持与探索,最终成就了李逸峰汉简、写经式的书法风格和语言。正是这样一种难得的坚守,使他得以背上语言的行囊,做着一场关于书法和人生的禅意旅行。

“书法一途,实为洞开传统文化宝库之一方便法门,自此门户入,书山学海,可得圣贤智慧而宝之。”他感慨地说:“写字可资读书,理在于斯。况且,读书写字共同旨归在于完善自我、涵养内心。总的来说,内心枯槁者,笔头必不温润;人格丰赡者,文字常不浅薄。内心滋必润于外,书法艺术、学问文章即为外化之表征。”

2015年,李逸峰做了一个以“静水流深”为主题的展览,展出的都是他研习禅意书法多年的力作。从4月底开始,到10月底结束,先后在甘肃美术馆、西北师大美术馆、甘南、武威、邵阳等地巡回展出。80幅书法作品,书写内容分为佛经、禅语、禅诗、高僧传与佛像印等几大板块。不难看得出来,展出作品风格简净,富有禅机,体现了作者对“静美”书法创作风格的追求,也诠释了他对宗教的更深层次的理解。2008年,李逸峰师从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与叶培贵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正是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为自己的书法追求掀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读书写字,当为生活方式,当为交游因缘,当为提升自己与裨益社会之根基、动力与支点。读书不决定写字技能的好坏,却影响书写者创作品位的高低。古人说,最怕恶札。此恶并非关乎善恶之恶的道德评价,其实指向恶俗之恶的审美要求。”李逸峰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既执着也苛刻,没从读书中感悟一丝真理便为自己的修行加上一条准则,天长日久便酝酿出了一种独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魅力。

他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书法理论方面,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敦煌书法艺术研究”,完成了其中敦煌汉简部分的全部研究工作。一篇二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敦煌汉简书写研究》,为他向着自己热爱的敦煌汉简书法方向掘进了广度与深度。他还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先后撰写了《敦煌汉简横向笔形书写研究》等诸多著作屡屡获奖。所有这些,无不证明他在西部书法资源挖掘,尤其是敦煌汉简书法研究方面的不凡实力。

“读书怡情,读书养志,通过读书获得灵感,生出创造。若与古人交,唯于书中见,圣哲的智慧经历时间的检验,得到后人的推崇,能为社会所接受,必定符合自然的法则与人伦的标准。”李逸峰认为:“古人的情怀实际上与平常人无异,只不过古人能述之以文,明之以理,晓之以道。读书,在于入乎情,达乎理。写字反过来也有益于读书。书法作为汉字书写文化的集中体现,完全称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这个符号有文学的内容,有哲学的思考,有艺术的审美。”

“透过书法,我们还能看到古人在汉字创造中充满的智慧。”他说:“甚至,通过书法的实践,能体会到古人读书写字的思想与情怀。今天,拿起毛笔写字的人,已经显得挺然秀出,如果能好好读书,必将很雅很美,内心宁静和谐。当然,不读书难以领略古人的才情,也无法依止古人的思想,想对书法作艺术的审美关怀,恐怕只能显得肤浅甚而曲解。故此,读书于书写者而言可谓不可或缺。”

可是,如今各类著作浩若烟海且良莠不齐,书法爱好者们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读物呢?

“择书须经典,读书要得法。”对于这一问题李逸峰这样解释:“今人择书而读多有急于事功的心态,常将书法技法类的书籍视为度人金针。因为这些书讲技术,在这个技术至上的所谓‘工具理性\’时代,谁的拿来直接有用就信谁,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思想肤浅,认识简单,缺少判断。这些书不是不可读,只是得看写书的人是否真的自己已经弄明白。如果作者自己都不明白,岂不将你越说越糊涂?”

他接着说:“再者,从读书到实践需要智慧,这种智慧并非从技法书中自然流出,而是需要借助哲人的头脑,站在‘道\’上对‘技\’做出指导与判断,才能有效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与认识能力。哲人之‘道\’全在经典之中。”

“读书要得法。”采访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当前书法高等教育一般将与专业直接有关的古汉语、诗词学、文字学、美学等课程作为基础课,旨在解决文化根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不能忘记根在哪里。从传统文化视域观照书法,将书法置于整个大的文化语境之中,发现书法是一棵树,文化是土壤,土壤多厚实肥沃,这棵树就将长多大多高。同时,越是深入这层文化的土壤,越是感觉到传统的博大深广与个人的狭隘浅薄。虚心读书,用心读书,多读经典,庶几可乎。虚心与用心,读书好,写字也能好。善读书、写好字,才是文人。”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

新闻推荐

创新路上不停歇 ——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化学系主任陈卫东

今年32岁的陈卫东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理学硕士。2011年考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化学...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逸峰读书与写字不可偏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