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4月防病提示时说,四月份气温适宜,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季节,但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大众应做好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等疾病的预防。儿童是上述疾病的防范重点对象。同时,外出“踏青”、“春游”时需预防花粉过敏。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一般为5至7月。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起病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的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应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水痘
水痘是一种导致皮肤上形成瘙痒的红色突起的感染。它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可在人体内存留数年,以后可引起一种叫“带状疱疹”的疼痛性皮疹。
如果初次患上水痘时,通常会发热、恶心、咽痛、不想进食,在这些症状出现后1天左右,水痘皮疹开始显现,大概持续1周左右。
一般人如果未曾患过水痘和未接种水痘疫苗,仅仅是待在被感染者周围,即可患上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这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几乎所有儿童都应在12至15个月大时注射一剂水痘疫苗,4至6岁时应注射另一剂。每个人都需注射2剂单独的疫苗才能使其发挥最佳效果。没有注射第二剂的人群仍可能患上水痘。
感染水痘后,应避免与易感者接触,患者必须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才能去学校、医疗机构或公共场所。对被患者的唾液、鼻涕等污染的物品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如有接触者,推荐易感者在暴露后5天内接种水痘疫苗,可预防发病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麻疹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由麻疹病毒引起。特征有: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常出现肺炎等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
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传染性远远高于常见的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主要通过麻疹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传播给他人。
如何有效预防麻疹呢?接种麻疹类疫苗。我国的免疫程序为儿童满8月龄接种第一剂,满18至24月龄接种第二剂。按程序规范接种2剂次麻疹类疫苗,可有效保护孩子的健康。
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
如果得了麻疹怎么办,如何避免传染给他人?如发现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儿童患者应暂停上学。病人适宜隔离护理和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患者要适当休息,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以清淡且容易消化为主,不宜吃煎炸或是油大的食品。患者衣物和被褥应在阳光下晾晒,房间要经常通风,并对房间进行紫外线照射和消毒剂杀菌消毒。
★花粉过敏
四月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在“踏青”赏花时需警惕花粉过敏。花粉过敏会有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等症状。
花粉症患者注意避开花粉的环境,凌晨5时至上午10时及黄昏时候,是花粉值最高的时间。出门时着长袖、戴口罩和眼镜。
如在户外发生过敏,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整理
新闻推荐
甘肃省七部门联合发出拒绝酒驾文明出行倡议 酒驾或醉驾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本报讯】4月11日上午,省公安厅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发布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总工会、省妇联、共青团甘肃省委员会七部门拒绝酒驾醉驾倡...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