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薛巍敏
甘肃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务转移大省。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中青年农民向城市转移性就业,已经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特别需要在实施劳务战略的同时,重视和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新型农民是大势所趋
据有关统计,甘肃省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农民综合素质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无法引入进来,农业结构性失衡,矛盾较为突出。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大,主要靠分散性小农户生产经营,大宗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低,无法形成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农民个体成为制约甘肃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的建设和经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甘肃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让小农户更好面对大市场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农产品市场供需时有失衡,小农无法通过增产获得应有的额外利润。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小农户始终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组织形式。”民进甘肃省委员会认为,要发展现代农业,最主要的就是面对小农户,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需要,因地制宜的培训小农户能够面对多元市场的知识和应对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着重培训小农户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种植技术和供需信息,充分了解市场寻求,为特色农产品开阔更广的销路,全力将商品小农逐步培养成为现代小农,尽快将低端的、甚至是无效的供给向高端进行转化。”
此外,由于甘肃省自然环境独特,农产品功能成分含量高。药食同源作物有一定的分布和规模。如兰州百合、玫瑰,河西走廊黑番茄、金银花,陇东地区黄花、紫苏,中部地区药食同源作物当归、党参、黄芪等。这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功能性成分含量高,又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非常适合吸引有关资本进入进行市场开发。对这些特色农产品产销方式,政府应该总结经验,加大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能够改变传统产销观念,能够从现在的初加工转变的深加工、甚至精加工,解决“低价贱卖”的现象,争取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适应市场引导培训方向
在传统体制下,大多数农业劳动者主要靠基本的生产技能,依靠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型农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替代劳动的进程不断加快,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技能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责,各级政府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纳入规划,加强宏观调控,统一组织,互相配合。”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出,甘肃省应强化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因地制宜设置培训内容,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技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积极有效地组织农民科技培训。同时,各级政府要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最大作用,也要增强新型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参与科技培训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分公司”)拥有对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债权5776.65万元,拟对该债权进行公开处置,处置方式为公开竞价等,现予以公告。一、交易条件买受人...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