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 1963年出生于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影视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中国影视艺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和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2014年甘肃省大学生DV创作大赛评委会主席、西部国际电影节主席、北京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
人类学影片也称人类学纪录片,以影像记录传统文化和原始文化,用于研究当地族群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等。本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正是长期致力于人类学影片拍摄和研究的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李克,他是近年来四川省影视圈比较活跃的人物之一,拍摄了大量关于人类学的电影、纪录片,在国内外获得了很多奖项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记者在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见到了李克教授,他看起来非常亲切而健谈,说起他接触电影艺术的开端,他回忆道:“我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但父母做的都是跟科学有关的工作,跟文学文艺完全不沾边,更谈不上电影了。但我的母亲很喜欢音乐,家里经常放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这对我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奠定了基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母亲还购买订阅了很多名著和杂志期刊,我的文学启蒙就是从这些书籍开始的,比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名著中对人物的细腻描摹,对故事结构的建构让我获益匪浅。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文化生活同样非常匮乏,记得小时候在西固有一场话剧《雷雨》,我的母亲二话不说就带着我去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舞台艺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激烈的故事冲突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也许从那时起心中就懵懂地憧憬着以后能做跟艺术有关的工作。”
上大学后,李克如愿以偿地学习了汉语言文纪录片《额尔齐斯河畔的牧人》海报学,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从那时起我就积极参加大学社团的各种活动,并尝试着写了很多剧本,现在想想那些剧本为我以后做电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毕业之后李克又继续到兰州大学深造,并且跨学科学习了大众传播专业。“不安分”的他并不甘于做一名普通的学生,课余时间他就游走于各家杂志社和报社,一边学习新闻理论,一边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即使有了在外人看来稳定的工作后,我还是继续在业余时间做记者、跑各种活动。就在这段时间我接触到了电影。如果说我最初的拍摄源于广电专业的需要和尝试,那么后来随着我的创作理念不断更新和提升,让我逐渐感到拍摄影视人类学影片是自己的职责所在。身为西北民族大学的一位老师,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让我在拍摄中十分注重对民族文化的观察,随着拍摄的日渐成熟,我把目光投向偏远地区的民族村落,记录着他们文化的嬗变,洞察人性的复杂,折射社会的变迁。“李克对记者说。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李克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探访和交流,从最初用于教学的民族志媒体制作方法,到影视人类学视野下中国西北影像中的文化变迁,作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他完成了从学者到导演的转变。“长期的影视人类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影像手段参与民族文化调研与建设的重要性,对西北多元文化的影像表达,也就成为必然。我要用摄影机呈现人们对生存的挣扎和思考。”李克说到。
近些年,李克逐渐拍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从《额尔齐斯河畔的牧人》、《冬季牧场》、《转场》,到《暮鼓晨钟》、《老无所依》、《屠狗之城》、《狗爷猫妈》等,可以说,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烙上了“人类学影片”的标签。李克说:“这要感谢我的学校西北民族大学,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土壤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便利,作为民大的老师,我的每一个影片也可以说是我的课题,与其他电影相比,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做电影的。”
说起印象深刻的几部影片,他想起了拍摄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一处山谷里的一部纪录电影,这部影片就是《额尔齐斯河畔的牧人》,片头是黎明时分阿尔泰连绵的群山,晨光熹微中,主人公跪拜诵经的声音,中英文字幕阐释着片中的哈萨克语对白。在新疆阿尔泰山山区,沿着流向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哈萨克牧民恰力甫一家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转场生活。故事就从冬季转场讲起。记者问他为何偏爱这类题材,他说:“首先这里的哈萨克族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而且他们的体貌特征与跟汉族杂居的哈萨克族相比异域风情更加明显,拍摄他们在特定季节的生活很有画面感,很适合电影的表现力。”影片以哈萨克人恰力甫、奥斯翩和巴赫提三户人家从阿尔泰山脚下启程,沿着额尔齐斯河,沿着祖先留下的足迹,进行转场的群像图,折射出哈萨克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在新疆阿勒泰山区,沿着额尔齐斯河,65岁的恰力甫一家老少12口,又经历着一年一度的转场……李克跟踪三户家庭,试图解剖哈萨克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境界,挖掘人性回归的主题和民族文化的根髓,从而对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与思考。第三届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组委会对这部获得一等奖的影片给出的评价是:“该片在展示人类原始生命力的搏动和原生态方式的豪放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而另外一部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哈萨克民族的《冬季牧场》,也是李克比较满意的作品,该片获得了塞尔维亚蒙特卡洛电影节入围奖。这部片子反映了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变迁。它讲述了天山北麓草原生态恶化给牧民们带来挣扎与无奈,哈萨克族牧民不得不退出草场迁往城镇的故事。《布格勒萨伊》讲述了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当地政府投资兴建了牧民新村,一群沿袭着古老游牧方式的哈萨克牧民,面临着去与留的抉择。该片从两个小学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有关生存的悖论:留下还是离开?
提起这三部片子,李克感慨地说:“有时,我更多是一个记录者,他们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生活的,而在社会巨变的当今,面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史无前例的,我不知道以后还能存在多久,但是我会用自己的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
通过了解他的数部影片记者发现,李克的作品很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特定人物的命运遭际讲述着他眼中的生活变迁故事,透视普通民众的生计与改变生活的渴望。关注人的生存处境,揭示人性与金钱、现代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矛盾冲突和对立统一,深入挖掘和真挚探索大众心理,李克的作品始终充满人文关怀,它反映的是游牧民族对天人合一的敬畏感。
拍摄影片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尤其在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经常一连几个月都回不了家。谈到如何平衡自己的不同的专业。李克说:“电影本来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他的知识对它来说都是有益的补充,比如我的新闻专业就促使我带着问题去拍摄电影,而一直爱写作这个习惯又让我拍电影时注意故事结构的逻辑性,可读性。小时候对音乐的理解让我拍拍摄时注意节奏,并对适合片子的背景音乐很有自己的把握,所以,每一样学习的知识都有用武之地,且并行不悖。”
除了平时的拍摄工作,李克还要带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于学生的培养问题,他说:“我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课堂上的知识,我还教学生们拍一些短片,有的学生拍的片子很有深度,还获得了奖项,作为老师说来说,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访谈将要结束时,李克谈起下一部想要筹拍的影片,他说:“我想更多地涉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题材领域,比如甘肃省就有特有的少数民族,值得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当今的社会瞬息万变,人性展现出各种冲突和挣扎,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拍摄怎样的影片,反映人性、体现人文关怀是我始终坚持的理念。”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华静文/图《布格勒萨伊》剧照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王云祥)12月12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近日甘肃省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全面停...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