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姚大盛
据报道,快递单“变脸”了,许多面单不再完整显示收货人的姓名、手机号和地址信息,而以符号代替,这样的隐私面单已成为许多快递公司的选择。比如顺丰的“丰密面单”、京东的“微笑面单”、圆通的“隐形面单”,菜鸟网络也联合EMS、百世快递、中通、申通等主要快递公司共同推动使用“隐私面单”。(10月25日《甘肃日报》)
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代,若问什么最不安全,答案恐怕就是信息了。毋庸置疑,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保护措施,我们个人信息外泄的途径,并不限于一张快递单。如今的手机上网、软件下载、游戏密保、生活服务等一系列方式,都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进而会被诈骗分子盯上并造成严重损失,甚至说个人信息被盗用已到了非常嚣张的境地,以致于都形成了产业链。调查显示,公民个人相关信息被有关机构卖给房屋中介、保险公司、母婴用品企业、广告公司等,或者很多商家为了能够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进行广告推送等,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霸王条款来取得公众的手机号码。于是,刚报个资格考试的名就有培训机构打电话,刚在购物网注册个账号立马有推销商打电话给您推销的情况逐渐变得普遍起来。我们往往对这些骚扰电话和短信防不胜防,以致生活中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公民有九成人担心信息被泄露和利用。可见,隐私从未被放心。
就拿一张小小的快递单来说,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可谓全得很,其中的个人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随着快递员车轮滚滚或者快递企业数据库把关不严而变得“触手可及”。同样,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个人信息的整理、收集和传输变得越来越便捷。而像快递单上的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一旦到骗子手里,会给他们实施网上诈骗、网络谣言等不法行为提供“弹指一挥间”的便捷。这些都需要我们全力加强保护个人信息、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当然,对于快递单“变脸”这样一个治理信息外泄的细微举措,有不少网民并不看好,认为此举是治根不治本,骗骗消费者。但是,于我而言,却认为保护个人信息应成为全社会自觉的同时,当然更需要正本清源,尤其是在治理上下功夫,得到相应法律制度的支撑。因此,快递单“变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迈向了加强快递行业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可贵一步,总之做比不做强,形势比人强。何况,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否,也不完全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事关公民安全、法律尊严、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大事。那么,从快递单“变脸”等这些有利于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细节上入手,经过政府、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个人隐私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真正为个人信息安全撑起保护的大伞。
新闻推荐
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2018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自10月25日起开始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12月20日,项目申报和初审推荐工作在甘肃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gsstc.gov.cn/pr...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