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深入舟曲车辆坠江现场,报道遇难记者生平事迹,让他们也被铭记
夜里9点,车还行驶在甘南曲折的山路上,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涧。
“3天前的他们,应该也是夜里在这样的路上出事的吧。”同事段意茜望着车窗外漆黑的路,一声轻叹引来两相沉默。
这是一次独特的采访,因为我们要去报道的是我们的同行。最先流传在网络的报道,寥寥数语:“10月7日,甘肃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和舟曲县融媒体中心4名记者下乡时,车辆不慎驶入河中……”其后,在悼念扶贫干部之时也有网友在留言里面提出“记者也应当有姓名”,得到不少点赞和支持,于是有了我们这次特别的采访。
出发前,我拍下行程单发了朋友圈,没敢说具体采访地点和内容,怕关心我的人太过担心。
从成都到甘肃舟曲,开车7个多小时,赶到现场时,救援仍在继续。现场唯一亮光,是救援队的大灯,但仍看不清奔流的江水。
这条白龙江,对甘肃扶贫工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它流经甘肃迭部县、舟曲县、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广元市汇入嘉陵江。其中,舟曲县、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其实,10月7日晚,驶过眼前白龙江大桥,再沿212国道行驶60多公里,他们五人就能回到舟曲县城。在那里,陈文燕和妹妹约好了,一起去吃“大餐”。
这座白龙江大桥不到500米,按规定时速,车驶过桥仅需十几秒。但这辆车牌为甘PH6807的车却没能出现在桥的另一头。
采访完原路返回时,司机忍不住感叹:“头晚上看不清,这白天开才发现这路这么险。”
我坐在后排敲着稿子,于结尾写到:他们记录着时代和人民,也理应被时代和人民记着。
这应该也是许多人的心声。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燕春丽)10月16日,记者获悉,依据《甘肃省县(市、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办法》(试行)的规定,省生态环境厅对全...
舟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舟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