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旭永通讯员洪万有罗永岗文/图
朱兴元是方大炭素公司压型厂的一名员工。提起12年前的一段往事,仍不禁黯然伤神。那时,他所在企业叫兰州炭素厂,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朱兴元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年,都大年三十了,一家人还在眼巴巴地等着发工资,年难过啊。
兰州炭素厂已成为历史,现在的企业改制为方大炭素公司,企业一路扭亏为盈,越来越景气。现如今,朱兴元已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任为段长,小两口在同一企业上班,加起来平均月收入达到16000元。买了车、购了房、手头有存款,公休时背包一打,一家三口踏上说走就走的旅程。
和朱兴元一样,方大炭素公司2300名员工携手奋进,一路走来,见证了企业的成长壮大。他们为共同拥有一个创造了上市公司“神话”的企业而自豪。
绝处逢生改革创新求发展
1965年,大通河畔,红古区海石湾镇建起炭素生产基地——兰州炭素厂。该厂生产的“兰光”牌电极,经过电石火光的淬炼,从西北塞外走向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直至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兰州炭素厂的发展进入辉煌时期,生产经营形势一片大好。员工福利待遇优厚,利税名列甘肃省前列,是当时甘肃省的明星企业。
无奈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后,兰州炭素厂效益开始下滑。尽管于2002年成立“海龙科技”成功上市,但还是没有抓住发展的机遇,直至入不敷出,资不抵债,面临生死抉择。2006年9月28日,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竞拍到兰州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海龙科技公司51.62%的股份,取代兰州炭素集团成为海龙科技公司的控股公司。2007年1月,“兰州海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制之初,方大炭素即投巨资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换代,重装上阵。先后引进日本油压机、德国振动成型机、内串石墨化炉、新电极加工线、亚洲最大的焙烧环式炉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和生产装备,还将优质资产抚顺炭素、成都炭素、合肥炭素、蓉光炭素等企业整体注入方大炭素,形成资源共享、集中研发、优势互补、统一营销的集团化营运实体。
以科技创新求发展。方大炭素盯紧炭素技术最前沿,与湖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上海物理应用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完整的试验研发体系。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研制、高耐蚀性高炉炭砖研制、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活性炭研究等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近5年来,公司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项,有27项次成果分获省市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类奖项,多项新型炭材料产品被国家列入高新技术产品名录,公司被甘肃省政府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
该企业还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了核石墨研究中心,建设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石墨研发与生产基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生产核电高温气冷堆炭堆内构件的厂家。
内生动力脱胎换骨12年
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方大炭素成为国内炭素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脱胎换骨”,企业大刀阔斧深化内部改革,全方位无死角地推进精细化管理。
该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到技术、设备、销售,每一处着手,节能降耗,在毫厘间降成本,从一度电、一滴水要效益,就这样“扣”出了经济效益。而面对员工,方大炭素实行“不减一名员工,不减员工一分钱工资,不减员工一分钱福利待遇”的“三个不减”政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凝练“同呼吸共命运”的凝聚力。
改制12年,方大炭素效益持续增长,产能由改制前年产不足3.5万吨,增加到目前年产15.4万吨。从改制前的欠税大户发展成为甘肃省纳税100强企业,民营企业50强企业第1名,连续六年位居甘肃省出口创汇第一。短短数年就进入了世界炭素行业前三甲的位置,一跃成为与德国西格里、美国优卡两大巨头并驾齐驱的领跑者。
2017年,方大炭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实现利润31.36亿元,相当于过去50多年的总和;累计上缴税金8.5亿元,出口创汇3.79亿美元。今年年初,该企业每位员工领取5万元的年终奖红包,成为当时最吸睛的新闻,引发舆情振奋。
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今年8月,方大炭素与宝钢化工强强联合,出资27亿元,在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建设年产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这一项目,预计2020年末项目竣工投产。
回报社会彰显责任与担当
谈及方大炭素的成功之道,绕不开厚重的企业文化积淀。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明确要求集团所属企业要关爱员工,把员工当亲人。该企业:“不让一位员工掉队。”
岗位上管好员工,岗位下照顾好大家的生活,这是方大集团不成文的“规矩”。该企业2300余名员工,目前月人均收入已达到8000元,年均收入10万元,全面消除贫困员工。企业完善员工福利体系,员工享受的各种福利有23种之多。改制以来,公司各项福利投入累计达6800余万元。
方大炭素始终把关爱社会、扶危济困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方大炭素先后捐赠760万元,并派出救援队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捐资500万元,在甘肃省西和县、礼县等建成了10所希望小学;成立“方威基金会·兰大二院宁养院”,已连续9年每年出资100万元,为甘肃各地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上门免费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及临终关怀等项目服务……10余年间,方大炭素先后捐款3000多万元用于社会慈善事业、扶贫济困工作,慈善义举体现了企业奉献社会的拳拳之心,彰显着企业的责任担当。
今年8月,方大炭素公司全面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召,向甘肃省捐款5000万元。来自该企业的一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方大炭素公司捐助包括扶贫救助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款项近8000万元。
方大炭素打造“花园式工厂”,通过环保技改项目的实施,到2018年年底已实现污水零排放。今年,方大炭素在环保工作中再投巨资上亿元,立项上马环保技改项目30余项,并斥资打造“花园式工厂”,对厂区绿化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目前公司厂区绿化率已达到30%以上,一个以沥青、煤、石油焦为主要生产原料的企业,现如今俨然一派公园气象。
乘着供给侧改革的春风,2300名方大炭素人坚信,企业的明天更美好,富裕的道路更宽阔。
新闻推荐
本报舟曲讯日前,舟曲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召开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来自社会各界的37名社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举...
舟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舟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