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月明 马兰玲
在这个让梦想成为现实的黄金时代,不少人注意到,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银行专注服务陇原经济,心系富民产业发展,经过短短4年的潜心耕耘,已成为甘肃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一支劲旅。
截至10月末,甘肃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746.95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达到1387.0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73.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84.94亿元。为助推甘肃省***,促进甘肃省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惠农信贷托起富民产业
初冬时节的古浪,一座座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养殖小区星罗棋布,一栋栋养殖暖棚整齐划一,圈舍内牛羊膘肥体壮。
走进马场滩村村民李有选的养殖小区,宽敞的养殖暖棚、氨化池、饲草机一应俱全。“过去,我一直外出打工,收入只能糊口,后来听到政府要扶持村民发展养殖,我便回家想通过发展养殖业走致富路。”李有选说。老李靠甘肃银行的惠农信贷支持,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存栏羊400多只,牛20多头,今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元。
有了惠农信贷支持,马场滩村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的热情特别高。为了进一步推进设施农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甘肃银行与古浪县肉羊产业协会达成“共赢联盟基金”,给予协会会员授信1.5亿元,首批为5家肉羊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500万元,有效缓解了养殖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助推该县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
“有了惠农信贷作保障,马场滩村成了全县规模大、效益好的养殖业样板和典型,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590元,其中农牧业产值占人均纯收入的71%。”村支书甘世荣介绍说。目前该村累计建成养殖暖棚1000亩,户均达到3.26亩,还建成了7个高标准养殖暖棚示范点。
其实,马场滩村只是惠农信贷托起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
为了创新实施涉农信贷模式,甘肃银行采取“一地一模式”、“一地多模式”的涉农贷款投放思路,以市县分支行为创新主体,推进“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涉农贷款模式,在天水市推出的“惠陇通”贷款,已向5个联保体105户企业发放“惠陇通”贷款73000万元,广泛支持种植、养殖、果品、蔬菜仓储收购、农产品加工生产等富民产业,深受当地中小企业的欢迎。甘肃银行还采用合作社筹集风险基金、政府出资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的模式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已在临洮县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力贷”79户23810万元。在武威采用农户联保或抵押、财政贴息的方式发放“牛羊蔬菜贷款”32437万元,覆盖39个乡镇,惠及农民合作社96户,惠及农户1229户。
甘肃银行董事长李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服务“三农”是省委、省政府设立甘肃银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甘肃银行把根植县域、服务“三农”成为全行的发展战略,率先在全省金融机构中设立了“三农”小微金融业务部,从信贷资源倾斜、产品模式创新、内部资源配置等方面全力推进,先后支持了敦煌种业、甘南燎原乳业、天水众兴菌业、陇南橄榄油、薯香园农业科技等一大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涉农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
金融活水灌溉“双创”新苗
坐落在梨园枣林中的亿利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种、养、加工于一身,农、工、商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甘肃银行的支持,如今建起了高标准养殖示范小区,拥有养殖暖棚32座,小尾寒羊存栏达到了1500余只,已成为凉州区的龙头企业。该合作社理事长陈国龙告诉记者,“今年在建设保鲜库、购买新设备时,甘肃银行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
“没有“三农通”的支持,就没有熙泰牧业的快速发展,”武威熙泰牧业公司总经理冯廷熙感慨地说:“去年初,在甘肃银行的2000万元信贷支持下,占地147亩的肉牛养殖基地顺利建成,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甘肃银行的“三农通”信贷已为民勤县绿洲农产品加工贸易协会、武威市肉源产业协会、天祝县肉羊产业协会等156家企业授信,授信额度达到110900万元,已为其中147户企业投放贷款96830万元,有了金融活水灌溉,凉州农牧产业发展茁壮成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十三五”和未来我国发展战略的基本导向。
对于创新服务,甘肃银行可谓体会颇深。为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甘肃银行积极探索创新信贷产品,先后研发推广了适用于小企业的“手拉手”、“商贷易”、“流贷易”等信贷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农户融资需求,同时解决客户担保方式、融资贵的问题。通过推广“手拉手”信贷服务,组织天水苹果种植、销售客户和行业协会共同成立了产业基金池,今年为25户客户发放4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商贷易”和“流贷易”信贷的推广,为省内各市场整体授信80亿元。截至10月末,甘肃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5.4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4.6亿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甘肃银行对支持“双创”企业实行一对一金融服务,确保推出的产品“接地
气”、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开通了小微金融服务快速申报、快速审批绿色通道,有效加快了贷款审批时限,降低了“小微”融资成本。在小微“双创”业务开发中,通过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增信,以“知识产权+订单”“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品组合抵押、投贷联动等模式,为上百户科技企业提供了信贷咨询、结算等服务。截至10月末,累计向熙瑞生物工程、一德节能环保、巨鹏食品等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达28.57亿元。
实施***“挖穷根”
灵台县百里乡李家坡村民白金鹏,为了发展养殖产业“挖穷根”,他向甘肃银行申请了15万的养殖贷款,如今产业发展起来了,他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白金鹏说:“有了惠农信贷做靠山,我家现在养了26头牛,每头出栏牛由合作社高出市场价一千元左右回收,因此我只管养好牛不愁销路。最近我又向甘肃银行申请了15万元贷款,一家人思谋着扩大养殖规模奔富路呢!”
近4年来,甘肃银行的成长发展一直伴随着“双联”、“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一路走来,始终把支持“三农”发展推进金融扶贫
作为自身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立足“扶弱、扶小、扶特、惠民”,不断创新服务,让贫困地区迎来了金色的希望。
***专项贷款,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联手为贫困农民打造的一项惠农民心工程。作为甘肃省***专项贷款工程承办金融机构之一,按照“点上精耕细作、面上快速推进”的思路,甘肃银行首先在临洮县先行先试、在定西市全面铺开。在临洮设立机构,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充分征求贫困农户的意见,在每个村成立富民产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就近入社,并通过“政府+合作社+贫困户+银行”的模式发放贷款。同时采取“双向”选择和结对子的办法,鼓励当地致富能人变产业发展“强强联手”为“强弱联手”,信贷支持把富民产业向贫困山区延伸、把上游客户向贫困户发展。短短一年多来,甘肃银行大力扶持当地“三农”和实体经济,还创新推出了“苗木通”、“惠农通”、“农资通”等多项特色产品。
定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甘肃银行37名信贷人员要面对近15万户贫困户。在临洮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政府+帮扶组织+贫困户+银行”、“政府+贫困户+银行”等贷款模式,确保了贷款投放进度。由于有了能人带动和精准富民产业,解决了贫困户有钱不增效的困扰。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定西片区当年33.25亿元贷款计划的精准发放,给急需发展产业资金的贫困户送去了“及时雨”。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甘肃银行采取“两步走”的方式,倾力为扶贫攻坚涉及的中小微、“三农”领域提供融资支持。总行和全省22家分支行全部设立“三农”小微金融业务部,形成了遍及全省、服务中小微、“三农”领域的专业经营体系;通过“农业产业链条式”方案设计,研发推出了“手拉手”便捷贷,小微企业“商贷易”“流贷易”贷款,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活畜抵押贷款”、“富民接力贷款”、“惠陇通贷款”等产品,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三农”企业融资产品少、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连续几年获得全省双联行动“民心奖”。
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调研甘肃银行时指出:“甘肃银行就是‘甘肃人民自己的银行\’。因此,要有信心把这个牌子打造好;经营理念既要有开放的思想,也要有草根的情怀,把这两者要结合起来。开放的思想就是要能够接受先进的理念,草根的情怀就是发展要立足于陇原大地。”
成立仅4年,甘肃银行就是这样秉持草根的情怀,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着地方性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已成为“富民兴陇、共进小康”的一支劲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高怀玉闵爱玉后志良刘亚丽)12月1日,甘南州总工会与甘南公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第一届收费人员技能大赛在省道306线岷合路收费所开赛,来自甘南公路管理局所属合郎路、岷合路、宕迭路、王达...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