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甘肃省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
考核重点从GDP转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本报兰州讯(记者宋振峰 实习生 盛捷)今年开始,甘肃省对贫困县的考核,将告别传统的“以GDP论英雄”思维,建立起以扶贫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并在甘南州先行试点,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这是记者近日从省扶贫办获悉的。
为此,去年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甘肃省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该《办法》指出,今后,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将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核心任务,突出对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关键要素的考核,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在具体的考核评价中,甘肃省注重贫困县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类考核。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根据贫困程度、扶贫难度,按同一考核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的方式,制定指标体系。
为了引导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不愿摘掉“贫困帽”的惰性思想,使考核真正成为调动贫困县脱贫致富积极性的高效“指挥棒”,甘肃省把扶贫攻坚工作业绩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业绩考核分A、B、C、D四个等级,对考核结果为A级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将注重提拔使用;C级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将对其进行诫勉谈话,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或平职交流到重要岗位任职;D级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将采取降职、免职等组织调整措施。
同时,甘肃省建立了“减贫摘帽”激励机制。对提前脱贫“摘帽”的片区县、贫困乡,原有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新闻推荐
《甘南情歌》获百合奖优秀故事片奖一等奖 女主角扮演者德姬获优秀女演员奖
《甘南情歌》获百合奖优秀故事片奖一等奖女主角扮演者德姬获优秀女演员奖本报兰州讯(记者施秀萍)第十四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近日在北京揭晓,电影《甘南情歌》获优秀故事片奖一等奖,女主角德吉卓尕扮...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