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苜蓿草面积稳居全国第一
本报兰州讯(记者王朝霞 实习生盛 捷)甘肃省苜蓿草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苜蓿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去年全省紫花苜蓿面积达950万亩,稳居全国第一位,以苜蓿为主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70家,草产品畅销国内外。
甘肃省紧抓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机遇,发展以苜蓿为主的草产业,不仅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将“苜蓿”换“肉奶”,还用肉奶替代粮食,有效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以实现“藏粮于草”、“藏肉于草”。在农业部、财政部项目支持下,甘肃省近两年落实中央补助资金5400万元,自筹资金8470万元,已建成9.05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
甘肃省创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极大地带动了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发展,形成了以陇东、陇中为主的紫花苜蓿、红豆草、岷山红三叶等豆科牧草良种繁育基地,以河西、甘南为主的黑麦草、披碱草、老芒麦、燕麦等禾本科牧草良种繁育基地,以定西、白银、酒泉、金昌市为主的苜蓿优势产区。到去年年底,全省人工种草面积达2327万亩,苜蓿面积达950万亩,加工企业近70家,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
甘肃省苜蓿草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在河西地区,优质苜蓿产品价格去年每吨达到2300元,较上年提高300元。
新闻推荐
甘肃省私营企业开始主导外贸进出口制图石代学本报兰州讯(记者严存义通讯员陈晓庆)兰州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甘肃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1.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32%。其中出口总值25.55...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