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金娟
走进四月的王旗村,杏花怒放,杨柳吐青。宽敞的硬化道路,新建的文化广场,粉刷一新的乡村新居,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的村民……目及所处的一切无不显示着这个蕴藏在大山褶皱里的乡村巨变。
地处临潭县东端的王旗村给人的印象是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王旗村一度是临潭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甩掉贫困帽子,是王旗人多年共同的梦想。
产业扶贫,强村富民
王旗村凤凰涅槃的变化得益于精准政策的全面落实,得益于基础产业的发展。
“在县政协的帮扶下,我建了现在的这个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养殖黑猪,不仅自己富了,也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过上了好日子。”王旗村村民王喜红告诉笔者。
临潭县政协是县上指定帮扶王旗村的单位,自帮扶以来,县政协把王旗村的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来抓,坚持“一把手”挂帅蹲点,组织全员参与,干群合力绘就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画卷。
在得知村民连金喜、王喜红等人有发展黑猪养殖的意向后,临潭县政协积极协调落实农牧局和扶贫办相关项目资金20万元,建立了“金喜专业农民养殖合作社”“铁城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怀义种植专业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的建立带动了50多户贫困户一起实现致富梦想。
发展好产业,才能挺起脱贫致富的“脊梁”。王旗村牢牢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两大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原则,指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合作社7个,积极吸纳就近就业人员100多人,全年支付劳务工资22万元。
破土而出的当归苗将王旗村的山岗点缀得生机盎然,诠释着王旗人致富的梦想……。
目前,全村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815亩,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农村人均经济作物达0.4亩。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一下雨路就被洪水冲掉了,是县政协协调项目,帮我们修建了便民桥,硬化了道路,我们的出行方便多了。”王旗村下社村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
近年来,王旗村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农户住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完成改厕36户,改水241户,棚户区房屋改造240户,护村护田河提600米,种植松树、桦树、果树、柳树共80000多棵,新增加路灯20盏、道路排水渠700米。
繁荣文化,打造文明乡村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年年的喜庆……”日前,在王旗村中社的文化广场上孩子在嘻嘻,老人们锻炼身体,一派祥和的氛围。
“现在,咱也有了文化瘾,唱歌、跳舞,心情好,精气神更足了。”在广场跳舞的王大姐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完善,为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2019年临潭县政协协调县移民局库区后续项目,在王旗村中社修建一座文化舞台和文化广场,项目建成后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帮扶干部在闲暇之余,以拉家常的形式,了解群众发展意愿,宣传党的好政策,将文化舞台打造成村民的精神文明家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王旗村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服务,村里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和谐敦睦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在村文化广场布置宣传文化墙,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实践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田野,凝聚着致富的希望,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临潭王旗村在逐梦小康路上描绘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新闻推荐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甘农田〔2019〕12号)文件要求,下达临潭县2020年高标...
临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