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新闻 合作新闻 夏河新闻 玛曲新闻 舟曲新闻 碌曲新闻 迭部新闻 临潭新闻 卓尼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甘南市 > 合作新闻 > 正文

居住在九州的三代甘南人生活样本

来源:鑫报 2013-07-30 14:18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生  陈东  记者  吴永隆 

关键词:  兰州  九州  甘南人

鑫报讯每天都有一个班次通往甘南合作的客车,夜晚九州广场上跳起的锅庄舞,还有一个个带有甘南浓重地方口音的人们……共同构成了如今九州开发区的甘南特色。

在九州居民中,甘南人占据着相当大的人数比例。由于甘南和兰州在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生活环境、气候因素等存在差异,他们离开甘南,定居在九州,开始融入兰州的生活。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记者采访选取了不同年龄段居住在九州甘南人的生活,作为许许多多在兰州生活的外乡人,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聆听他们不同的经历和故事。

年轻一代:早就融入在城市中

身穿斜条纹的雪纺上衣,搭配着米白色的九分铅笔裤,脚踩一双达芙妮坡跟凉鞋,佩戴着暗红色镶边的大阳镜,烫过的头发盘成了新颖大方的发型。初次见到李静,便感到她身上透露着时尚青春的气息,完全看不到一点乡土气。

李静今年20岁,正在西安上大学,她家在九州。八年前,李静离开家乡甘南州合作市,来到兰州市九州中学开始了她的初中生活。

“刚到兰州时,因为小学基础薄弱,考试成绩上不去,压力还是很大的”,李静回忆说,曾有一段时间,她甚至萌生退意,但是想到父母为自己在兰州上学而投入的精力、物力,她很不甘心,只能咬牙从头开始补。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李静不畏寒暑、一夜夜挑灯夜战后,她由老师头疼的差等生进入到班级的中上水平。谈起这些,李静有欣慰也有苦涩,“现在想想都觉得那段日子很苦,学习是唯一能做的事,成绩是全部的期盼”。

探寻起压力的根源,李静反问道:“我小学在甘南与同学们嬉耍玩闹时,兰州的孩子在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这能一样吗?”与李静一样,千千万万从各地县来兰州求学的学子,他们或许还没有体验到城市的喧嚣繁华,也没有感受到兰州的风土文化,却最先直观切身的承受着学业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教育模式、理念、环境的变迁。

从体育比赛到明星八卦,从品牌商业到文化历史,李静融入兰州的过程,经历了从谈资到思想蜕变。

李静介绍说,融入城市很容易,因当时年纪小,家乡没有在她身上烙下很深的烙印;加之由于心里有对城市的向往,情感上积极地去融入,不排斥,她很自然就习惯了兰州的生活。

“平淡自然的顺利过渡。”李静用这样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融入城市的过程。现在,李静在兰州有很多同学、朋友,她和所有兰州孩子一样,偶尔会与同学们相邀打工勤工俭学,或者约了朋友爬五泉山、逛张掖路。

“我大学毕业之后,应该会回到兰州工作吧”,李静这样打算。她的生活中心围绕着兰州这座城市,兰州是她外出时朝思暮想的家。

人到中年 :不是家乡地但是生活窝

范启刚属蛇,今年是本命年,整48岁。他是父母在甘南支援藏区建设的时候出生的,随后一直跟父母在那里生活、工作,度过了整整45个年头。由于在高原生活多年,他的脸上有些许红血丝,气管也不是很好,落下咳嗽的老毛病。

3年前,范启刚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为了更好地照顾在兰州养老的父母,他带着孩子和妻子,来到了兰州,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在范启刚的印象里,甘南是一个让他又爱又怨的地方。爱是因为那45年里,有儿时温暖、快乐的回忆,有身 边的朋友、亲人,那是他难以割舍的乡情。怨是因为他在甘南45年,即使一张口就是甘南口音,但在当地藏族人眼中,他始终是个外乡人。他在高原赔上了健康,却很难获得公平的机会和肯定。

“在兰州人眼里,我还是个外乡人。”范启刚苦笑一声,颇有几分自嘲的意味。但不同‘外乡人\’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甘南付出了大半辈子,‘外乡人\’的排斥会让我觉得特别委屈;来兰州了,‘外乡人\’是区别于本地人的一种叫法,不亲切但也没有排斥。我对兰州的感情也是这样,不是爱恨交加的家乡,但是一个适合我生活的地方”。

兰州生活对范启刚而言是有苦有甜的。   尽管打工生活是辛苦的,但范启刚不后悔来到兰州的决定。“我这个年纪了,爹妈还在就是福气,能照顾上就更好了。而且娃娃也上学呢,兰州教学条件比甘南好,他好了,我就啥都好了。”

范启刚并不能像李静那样,彻底无隔阂地融入兰州生活,但他在兰州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周末休息时,他会和爱人逛逛街,品评一下百盛里“有钱人”穿的衣服有多贵,然后去东部市场买到自己心仪的衣服。

范启刚说:“我希望兰州成为我儿子的家乡,对我,这是最好的生活的地方”。

花甲岁月:城市虽好 家乡更亲

晚饭后,九州花坛的小广场里又有不少人在跳舞、运动身体、聊天纳凉,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花甲老人显得格格不入,她身着碎花衬衫,衬衫下还穿着一件白色的老式坎肩,脖子里却带着一条金项链。老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很少与周围的人搭讪。

老人名叫周喜英,64岁,老家在临夏,年轻时跟随工作的丈夫,生活在甘南。3年前,老伴过世,由于儿子杨建党在兰州成家立业,说兰州养老医疗条件更好,老人又来到兰州,以便儿子照顾她。 “兰州的日子好啊,天气也暖和,哪像甘南那么冷”,回想起甘南,周喜英话多了起来,“甘南就是天气不好,六月份都可能下雪呢,我们每到冬天就开始屯洋芋、萝卜,再去屠宰场门口买 便宜的牛蹄子,就能过一个冬天”……

周喜英刚来到兰州时,对周围一切都不适应、不熟悉,“兰州多大啊,我刚来时就在家里带孙子,哪都不敢去,儿媳妇也不让我做饭,怕我关不好天然气”。

周喜英的儿子儿媳很照顾老人的心情,周末经常会带她上街逛逛,以免老人寂寞。 慢慢地,周喜英适应了城市的节奏,她习惯早起去买菜,白天一个人带孙子、做饭,晚上基本没有夜生活,最迟九点就休息了。  然而,周喜英适应了城市的节奏,却没有适应城市的生活。周喜英不喜欢去繁华的闹市,不喜欢时尚的商场,甚至也不愿意去餐厅吃饭,因为那些都意味着要花钱。

“儿子在兰州工作,那是进步,他走到大的城市了。” 周喜英满脸笑容,但又有些落寞,“如果我们老头子还在,我更愿意在甘南,和老朋友们聊天跳锅庄,多自在”。(更多详情请点击大西北网河北频道http://www.dxbei.com/n/hebei/)

新闻推荐

甘肃省卫计委对甘南开展医疗保健服务

◇记者童微鑫报讯做好藏区干部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可有力拓展双联行动内涵,对此,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建立巡回医疗工作机制,为藏区干部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于3月2日起已对甘南州...

合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作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居住在九州的三代甘南人生活样本)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