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勇闯实干激活颍上加速度

来源:阜阳日报 2018-12-06 11: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武万勇 实习生 房子仪 “阜阳城市建设的样板”“全省城市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颍上县一直把城市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作为关键大事,城市的规模、功能、形象、品位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特别是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突破,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成为阜阳市各地城市建设学习的标杆和表率。 拍板决策快敢闯敢拼又敢干

如今,无论是颍上本地居民,还是偶尔去往颍上的游客,都会看到颍上的新变化、新进步,“可以说是月月上台阶、年年大变化。”颍上城建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一把手”敢拍板、敢实干的精神,一项项发展决策不是简单拍脑袋,而是认准了这些项目有利于城市发展。

130次城市建设推进会、68次工业经济暨项目建设推进会,颍上县在实践中摸索、在行动中证实,按照“双轮驱动”、“五大专项行动”要求,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新型工业化“123456”振兴行动等一拍即干的决策是科学的、可行的。

初冬叶落,颍上县披上了一层多彩的外衣,常青之树的叶绿、银杏树叶的金黄、枫林交错的深红,当初厚植城市绿网的决策,如今已实现打造精品园林绿化新模式的目标,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112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8.5%,绿化覆盖率42%,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路网水网林荫化、单位小区花园化,整个颍城动身就有公园、出门就有绿地,形成常年有绿、四季有花、枝头有果的生态美景。

实施城市建设提升工程的决策,铺展开了颍上美景的新画卷,成为“城中水、水绕城,城中绿、绿绕城”的国家园林县城,同时深挖人文底蕴,合理布局古建筑空间,成为省级文明县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一座生机勃勃的古城、水城、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帮颍上人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以‘闯’的勇气、‘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行动干成事、干大事,赢得发展、赢得主动、赢得精彩。”颍上县有关负责人说,敢决策、决策快,基于颍上县的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

眼下,在2018年的岁尾,颍上县已经深入谋划2019年城建工作,下好先手棋。据了解,春节前,颍上县将完成2019年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招标工作,做好外城河改造、保丰河建设、颍左颍右堤建设等扫尾工程,加快老城区、老旧市场、老旧小区改造。 项目推进快高标准强质量 8个月建成游客接待中心、不足半年完成花园小镇提升工程、保丰河景观工程用时未满一年、龙门商场改造提升工程不到2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各项工程不仅推进速度快,而且标准高、质量强。

总投资2.5亿元的尤家花园修复扩建工程,占地100亩。其中,南园已于去年10月完工,北园正在施工。在工程现场,复建的中心院落、辅助院落等已经完成主体工程,修旧如旧的院落古色古香。而北园的工程,自今年4月开工以来,仅半年时间就显见风韵。“超前谋划、干则一流,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精神开展工作,是推进项目进展的加速器。”

近年来,颍上县坚持城市建设园林化和城市景区化,依水构景突显城市之韵,形成了环城100多公里旅游体系和生态画廊,城市东南西北均有4A级以上标准景观,打造了一个“建在4A级景区上的城市”。不过,颍上县在发展新城的同时,也及时改善老城的面貌,刷新旧貌换新颜的又一速度。

位于老城区的龙门商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总长5公里,是颍上县知名度高、交易量大的小商品批零市场。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商场环境一度脏乱差。今年,颍上县投资1.5亿元对其进行改造,短短几个月,龙门商场已是统一民国风格立面、青石板路韵味十足,商场整洁有序,俨然一条特色旅游步行街区。

“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要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节奏。”颍上县有关负责人说,“科学规划、分届实施、统筹发展、城乡振兴”的颍上模式,统筹发展才会避免重心“失衡”、面貌“失态”、发展“失速”,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各项工程不仅会稳步推进,还会提速提质。 落实见效快百姓利益摆在前

多年来,颍上县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齐抓共进,不仅让城区变景区,也要把农村打造成美景,通过一个个项目带动发展,并且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今年70岁的黄桥镇河抱湾村村民吴传亚不会想到,此生还能住进楼房。“搬进新村三个多月了,住的宽敞又干净,晚上还有人跳舞唱歌,好得很。”吴传亚的话引来周围邻里的一阵笑声,并纷纷肯定了他的感受。

位于颍河岸边洼地的河抱湾村,三面环水,常年受水灾困扰。为了改善河抱湾村民的居住环境,从2015年起,黄桥镇开始对该村进行土地整理工作,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增出耕地面积1024.98亩,而20个自然村、6000多名群众则陆续搬离低洼区,住进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村,开启新生活。

今年以来,在颍上县像河抱湾村这样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共涉及24个乡镇60个行政村。“通过增减挂钩的实施,不仅为我县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还让原来破旧的村庄变成配套齐全、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享受到大建设的实惠。”颍上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决策快、推进快、见效快,“颍上速度”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项目,也有绿化提升、水系治理项目;既有新城区开发建设,也有老城区的改造升级。“敢想敢干敢担当”的“颍上精神”,促进了全县上下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能力大提升、作风大改进、发展大变样,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真正让群众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驶入快车道。

新闻推荐

8.45亿元改造升级农村电网

颍州晚报讯(记者汪乐意)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市经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高文军就阜阳市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勇闯实干激活颍上加速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