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武万勇 吴宏日 近日,记者来到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二罗台,只见曾经拥挤脏乱的旧环境,经过改造,已变为淮河岸边的美丽乡村:农家房前屋后绿植点缀,白墙黛瓦分外夺目,道路、供水、路灯、公厕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成为不少到过二罗台的人内心的真切感受。
淮罗村二罗台的变化令人惊喜。多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高度关心关注沿淮行蓄洪区的扶贫开发问题,通过老旧庄台整治、产业发展等,持续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保障,努力实现行蓄洪区蝶变重生。
日前,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全省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在颍上县召开,副省长张曙光对颍上县在推进产业扶贫、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在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要按照颍上模式,加强行蓄洪区庄台综合整治,切实改变行蓄洪区庄台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局面。 升级改造 开展美丽庄台建设
历史上,淮河水患重重。地处沿淮行蓄洪区的颍上县,更是旱涝频繁。淮河流经颍上7个乡镇、78公里,现有南润段、邱家湖、唐垛湖3段行蓄洪区,22个庄台和7个保庄圩。沿淮的7个乡镇共有17个重点贫困村,占全县重点贫困村的21.3%,其中居住在庄台和保庄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78户、12147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7%,现已脱贫3667户、8942人。
洪区水来成泽、水去成荒,居民流离失所。一个个庄台就像是滔滔洪水中的一个岛屿,寄托着沿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希望。可是,这些庄台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准较低,随着人口增长,庄台居住面积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人居环境极差,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贫困程度较深,成为颍上县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为切实解决行蓄洪区庄台脱贫攻坚和环境改善问题,确保沿淮行蓄洪区与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近年来,颍上县不等不靠,坚持以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斗志、科学的态度,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堡垒,坚决把“蓄洪低地”变为“产业发展宝地”,把“民生洼地”变为“生态宜居高地”。
改善庄台群众生活,首先得改善庄台生产生活环境,颍上县适时开展行蓄洪区庄台改造和美丽庄台建设工作。首先,通过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民意、征求意见、征集建议,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会议,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想,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向庄台群众讲清美丽庄台建设的政策和思路,最大限度争取庄台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随后,召集庄台群众、群众代表、生产队干部、村镇干部、及各业务部门共同研讨、精心修改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庄台改造规划并顺利实施,目前,涉及13家单位的18个规划方案,初稿已经形成,正在研讨论证。
资金是建设美丽庄台的保障。2017年7月,县委县政府利用扶贫资金1922万元,实施沿淮行蓄洪区贫困村庄台综合整治工程,对两个贫困村的9座庄台进行整治,该工程已于2017年11月完工。2018年,县委县政府又投入1.9亿元,实施行蓄洪区庄台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对沿淮22个庄台进行全面整治,除完善供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外,还对庄台人居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包括清除危旧违章房屋、台顶台坡绿化、房屋立面改造等,目前已拆除各类房屋3987多间、约5.6万平方米。通过“百企帮百村”等社会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及庄台群众共同出资出力,建设幸福美丽家园,提高庄台群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为确保改造与建设科学、有效,颍上县还按分步实施办法,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确保持续发展,把美丽庄台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游、环境整治相结合,持续做好区内绿化、公共卫生、教育、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庄台,打造乡村振兴的“加强版”“升级版”。 多措并举以产业促脱贫攻坚
多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解决贫困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始终牵挂着沿淮人民,尤其是高度关心关注沿淮行蓄洪区的扶贫开发问题,始终没有忘了行蓄洪区、始终没有忘了行蓄洪区人民、始终没有忘了行蓄洪区“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持续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保障,努力实现行蓄洪区蝶变重生。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颍上县针对沿淮行蓄洪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一是大力发展水上、水中、水下“三水”产业。沿淮蓄滞洪区和沿湖低洼地区适当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适度发展粮草轮作、草牧结合,积极推广杞柳、莲藕、茭白、水芹、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积极推行稻虾养殖、稻鸭共养、鱼莲共生等生态综合利用模式。二是突出发展适应性畜牧业。沿淮河、颍河堤坝边坡地、滩涂区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皖西白鹅、淮河麻鸭、淮山羊、黄牛和长毛兔等养殖产业。三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坚持因地制宜,在一般农田区,依沟傍路发展农田林网,积极发展蚕桑、黄晶梨等特色林业;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优先在低洼地、湿地发展生态防护林、湿地经济林;采取林草立体种植模式,积极建设生态景观林,发展休闲观光林业。
与此同时,颍上县利用省委、省政府加快沿淮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启动淮河风情旅游规划,全面推进花鼓灯文化游、淮河湿地游、渔家风情游开发。重点以淮河风情游为主线,以淮河故道、唐垛湖等湿地资源为核心,将老屋改建为庄园,将民房改建为民宿,打造“乡村有栋房、房前一口塘、房后一片林、周边一方田”的乡村“奢侈品”,打造以淮罗庄台为代表的沿淮农家乐休闲游。以南照老街探访、润河淮河风光、关屯滩涂风貌、半岗寺庙祈福、八里河风情揽胜、垂岗渔家体验、王岗庄台文化、万亩淮畔草原、赛涧田园大地景观、鲁口淮河民俗文化等为旅游节点,打造多彩多姿的旅游廊道和乡愁记忆基地,为实现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安徽省连续五年外出人口回流——“返乡潮”初显,企业为何仍缺工?
本报记者王逸群实习生史乐乐一个多星期前,孙悦辞去外地的财务工作,回到金寨县吴家店镇的老家。“这两年县里通了高铁,城...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