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搬出穷窝窝住进新房子

来源:阜阳日报 2017-10-18 13:5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凯培

一栋栋现代化高楼整齐排列,楼房四周绿树萦绕,步入其中,广场、凉亭等一应俱全……金秋时节,走进颍上县半岗镇易地扶贫搬迁腰庄安置点,让人恍惚间产生一种来到城市社区的感受。

搬出“穷窝窝”住进新房子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推着小车从家中出来,贫困户高兰修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泥泞旧村庄,到如今楼高路宽、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新居,变化的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还有其中满满的幸福感。

高兰修的新房有50平方米,今年年初,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他,在腰庄安置点分到了这套新房子。而在这之前,他一直居住在位于邱家湖行蓄洪区的孔台村庄台。几十年来,由于当地地势低,村里的农田易涝易旱;多次行蓄洪,让当地贫困群众多且集中。“对那时的我来说,真的是一处瓦房、几亩薄地,一守就是几十年。”

和高兰修一样感受到新生活变化的,还有36岁的颍上县夏桥镇贫困户高红娥。眼下,她和丈夫不仅搬进了徐家湾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还在周边的颍上经济开发区谋得了新工作。“以前孩子小,自己走不开,一家人只能靠着丈夫打工的微薄收入度日;如今夫妻俩都在家门口谋到了新工作,不仅更好地照顾了家庭,收入也较过去有了大幅的提升。”

高红娥所在的安置区,是颍上县规划重点易地搬迁安置区之一。“把项目规划到这里,目的就是让群众能有更多的立身之本。”颍上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靠近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群众不仅可以充分享受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有利于解决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对于帮助贫困群众的长久脱贫大有益处。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

不仅仅在颍上县,目前全市多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在临泉县,该县制订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对居住在洪河堤顶的陶老乡、艾亭镇的早里村、南天门村等5个村居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颍东区,杨楼孜镇、袁寨镇、新乌江镇、口孜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阜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共建设集中安置区18个,分布在阜南县、界首市、临泉县和颍东区5个县市区。目前,各安置区建设任务已经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年底之前,3937名贫困群众均将搬出“穷窝窝”住进新房子。

“人搬出来不是最终目的,关键还要让大家发展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搬迁对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目标,各地将帮助搬迁贫困群众增收作为做好易地搬迁工作的重头戏。

以临泉县为例,为帮助搬迁对象增收脱贫,政府在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政策的同时,还在每个搬迁安置点附近,分别规划建设了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并提供能繁母羊养殖奖励性补贴,其中仅养殖补贴一项,目前就已惠及1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可增收6000元。

在颍上县,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既有恒产又有恒业,全县所有安置点规划设计之初,就遵循“门前一片田、午后一方园,就近能就业,长远有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安置户房前屋后规划一小块菜地、果园,解决贫困户基本生活问题;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园区企业务工、公益岗位就业,促使贫困户稳定增收;对劳动能力差的贫困户以“六个一”特色产业帮助增加收入……全县搬迁户人均纯收入已由搬迁前的贫困线以下,提高到2016年底的45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律师法》执法检查

本报讯(记者牛真子实习生石丹)10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祥亮率检查组,就全市贯彻实施《律师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当天召开的座谈会上,检查组一行首先听取了全市贯彻实施《律师法》情况汇报;与会...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载歌载舞迎盛会2017-10-17 10:02
评论:(搬出穷窝窝住进新房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