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种养结合,稻鱼(鳖、虾、蟹、鳅、鸭)共生、稻鱼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新模式,具有稳粮增收、节水节地、节药节肥、节工节资等优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颍上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截至今年3月中旬,全县已发展稻(鱼、虾、蟹、鳖、鳅、鸭)田综合种养2.65万亩。目前已建成稻田综合种养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示范片4个、百亩示范点26个。全县稻田综合种养亩均效益基本在1800元-3200元之间,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样板。预计至2017年底,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将达到3.5万亩。
在具体工作中,颍上县多措并举,确保稻田综合种养取得实效。
加强领导,政策扶持。县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了扶持政策。在每一项规划中,都将水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之一,将小龙虾确立为主推品种之一,将稻田综合种养确立为主推模式之一。其中,在《颍上县沿淮适应性农业发展规划》目标中明确,至2020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要发展到10万亩。在2015年县委1号、2016年县委5号文件中规定,对发展稻田龙虾综合养殖50亩以上连片的,每亩奖补400元。在《颍上县特色产业扶贫意见》文件中规定,对发展稻田龙虾综合养殖的,每亩奖补2000元。2017年,县委、县政府对稻田综合种养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县各地大力普及、宣传稻田综合种养关键技术内容和推广应用的好模式、好典型,努力在全县上下掀起“稻田养殖”发展热潮。通过召开现场会、专题观摩会等形式,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经验交流,积极营造“领导认可、群众欢迎”的大好局面。在现场会等宣传带动下,周边乡镇养殖户热情高涨,稻田龙虾养殖迅猛发展。
项目示范,大户带动。2015年,颍上利用水产大县奖补资金对稻田综合种养大户进行了扶持。分别在沿淮地区半岗镇、润河镇建成了3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其中在半岗镇黄连沟村邱家湖辉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稻虾共作示范基地220亩,在润河镇陈楼村家美家庭农场建成稻虾共作示范基地150亩,在润河镇富坝村建成稻虾连作示范基地100亩。两年来,3处基地产效良好,其中稻虾共作模式亩产水稻800斤以上,龙虾200斤以上,亩均效益超过2500元。稻虾连作模式亩产水稻1100斤左右,亩产龙虾100斤以上,亩均效益超过1800元。在示范基地带动下,截至今年3月中旬,全县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65万亩,发展区域遍布沿淮十几个乡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发展。
质效并重,打造品牌。从规划开始,把注重质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种养生产全过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质量树信誉占市场,以质量求效益谋发展。如颍上县腾飞生态农业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今年将所产的龙虾和水稻注册了“邱家湖”品牌,同时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并顺利通过产品和环境检测合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冯启俊)4月27日起,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开展为期1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截至5月1日12时,中央环境保护第四督察组已向安徽省转办3批环境信访件共207件,其中向阜阳市下达9件。目前,阜阳市各县市...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