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玉芳)目前,安徽省各地小麦收购陆续开磅。但记者从颍上县、定远县、寿县、霍邱县等多个麦产区了解到,由于前期小麦赤霉病和雨水多的影响,今年小麦不完善粒超标仍旧突出,部分地区还出现芽麦、霉变等情况,远远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小麦市场行情走低,部分种粮大户心急如焚。
颍上县鲁口镇士雨合作社今年种麦1000多亩,收了50多万斤小麦。该社负责人李士雨告诉记者,目前,小麦都还没有卖。收上来的小麦有的发芽,有的发黑,“定点收购库点肯定不会收,达不到保护价收购标准。 ”而定远县蒋集镇种粮大户吕家凤则表示,“收了近五万斤小麦,没有芽麦,看上去还行,但是颜色明显不够鲜亮,不完善粒明显超标。 ”
自5月31日起,安徽省已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18元,以2016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据悉,标准品小麦水分12.5%以内、杂质1%以内、不完善粒8%以内。颍上县、定远县、寿县、霍邱县、全椒县、涡阳县等地种粮大户纷纷反映,当地收购库点已陆续开秤,但他们的小麦不完善粒超标,无法出售。
达不到保护价收购标准,不少农户的小麦流向市场,卖给走村串户的“麦贩子”。李士雨说,发芽和霉变的小麦只能加工饲料,目前,市场上玉米收购价是八毛钱一斤,这些小麦的价格比玉米更低。寿县双庙集镇种粮大户李威告诉记者,当地小麦市场价只有六毛至七毛多一斤。
“雨前收割和雨后收割的小麦又有不同。 ”霍邱县周集镇种粮大户魏锴俊说,雨前小麦基本能达到保护价收购标准,市场上也能卖到一块钱一斤,“但雨后的小麦只能卖到六七毛钱一斤,低的甚至五毛多。 ”涡阳县种粮大户李进向记者反馈,作为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当地小麦品质相对较好,但品质好的小麦市场上也只能卖到九毛多一斤,“去年还能卖到一块多。 ”
综合多地种粮大户的反映来看,目前,基本达标的小麦市场售价在1元/斤左右,而等外小麦市场售价多在0.6-0.7元/斤,有的甚至更低。种粮大户们普遍表示,今年等外小麦情形更为严峻。魏锴俊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小麦生芽的情况更严重。 “去年市场价我们还能卖到九毛到一块钱一斤,虽然比保护价要低,尚能接受,今年差距太大了。 ”
除了市场和品质,小麦的产量也让大户们“闹心”。颍上县、定远县等地种粮大户说,他们今年的小麦亩产只有600多斤,“往年一亩地能达到1000斤”。涡阳县种粮大户李进也表示,今年当地亩产较好的只有七八百斤,“减产厉害”。
减产再加上价格走低,不少种粮大户叫苦不迭。 “收割期正赶上连阴雨,收回来每天要搬出去晾晒,人工花费更多。 100多亩地大约要亏两三万元。 ”吕家凤说。
为减少损失,种粮大户们正想方设法对小麦进行烘干和晾晒。李士雨介绍,合作社50万斤小麦大部分都已烘干,烘干后先挑一部分品质好的卖往收购库点,余下的先储存起来,观望一段时间,等市场行情稳定了再出售。“也不能储存太久,最多一两个月。”吕家凤说,大家期望能像去年那样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为等外小麦找一条出路。
去年,为帮助种粮大户售粮,本报启动了“售麦搭桥”特别活动,众多大户积存的等外小麦得以顺利销售。应部分种粮大户要求,即日起,本报继续开通“售麦搭桥”热线,为小麦收售双方牵线。有需要的企业或个人,可联系我们:拨打电话 0551-65179792、65179779, 或 编 发 短 信 至13721116883, 发 送 邮 件 至xdncb@vip.163.com。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安耀武 通讯员 陈孝涛)安徽省动漫产业又推力作,由颍上县宏达文化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和安徽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出品的动漫剧 《少相甘罗》正在加紧制作,将于明年上半年播出。另一...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