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陆杨
“只要天一下大雨,我们这高速公路下的涵洞就会积水,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出行,可就是没人来过问一下。 ”近日,灵璧县多地迎来大雨,高楼镇郭庄村的李先生看到村旁高速路下涵洞里的积水后,无奈地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
李先生说的这条高速是徐州至明光市的高速公路,在当初建设时,为方便公路沿线群众出行,特意在郭庄村留了一处涵洞。可由于涵洞的地势较低,只要一到雨天,涵洞就会积水,“不仅行人难以通过,连开车都要担心会熄火。 ”
“我们向镇里反映过,但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镇里说高速路不归镇里管。 ”李先生表示,当地群众出行十分依赖涵洞,群众赶集、学生上学、农机下地都要经过涵洞,可一下雨就积水的情况让当地人饱受折磨,“不是镇里管,又该是谁管呢? ”
同样被涵洞折磨不轻的还有颍上县谢桥镇刘桥社区的不少村民。与灵璧县的涵洞不同,颍上县的这处涵洞地势太高,雨季来临,根本排不了涝,不少村民的庄稼因此被淹没。
刘桥社区村民徐国民告诉记者,这处涵洞位于当地一条煤炭运输专用铁路的下方,由于铁路围住了部分村民的承包地,所以留出涵洞以备排涝,“但涵洞位置实在太高。 ”
“水往低处流,你把涵洞修那么高,等水面涨到那个高度时,庄稼都已经全淹了。 ”说起这处涵洞,徐国民十分无奈,“我多次找村里领导,镇里干部,但都没人过问这个问题。 ”
虽然两地读者反映的问题不尽相同,但矛头都直指道路下方的涵洞。修路留涵洞本是为了方便群众,可为何在很多地方,原本为了方便的设施却变得不方便呢?涵洞出现漏洞的原因何在?
灵璧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坦言,公路、铁路或是专线铁路的管理权不在地方,地方政府只有反映问题的措施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也知道,但地方政府实在没法解决。 ”
这位公务员所言不虚,记者了解到,徐明高速的管理方是设在蚌埠市的徐明高速管理公司,离灵璧县很远,而颍上县这段专用铁路的管理方则是当地一处煤矿,乡镇一级政府很难解决涵洞出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地方政府无权管理,有权管理的主管部门则很难发现问题。对此,有专家表示,在目前局面下,建立地方政府和道路管理单位的长效沟通机制很有必要。
对于群众反映集中的 “找不到管理方”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在涵洞建成使用后,主管部门应该在涵洞的显眼位置公示主管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以便群众反映问题。
发稿之前,记者将灵璧县的问题通报给了徐明高速管理公司,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将安排养护人员进行核实。颍上县谢桥镇工作人员则表示,会积极联系当地煤矿,解决问题。
新闻推荐
女儿因故去世,赔偿金母亲应否有份?近日,颍上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母亲有份,其被外孙所侵占的赔偿款91957.4元,理应返还。颍上人秦某有6个子女,死者宋某系秦某之女,宋某有曹小某等子女3人。 2015年7月2...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