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人口结构日趋多元化,脱离了“熟人社会”的城市社区在社会治理上面临着新难题。作为全市首个街道级大社区,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把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至楼栋、家庭,激发出广大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家园意识,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楼组党建引领社区居民自治的新路径。
滨湖世纪社区成立于2012年12月底,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2.7万人,其中,80%是外来人口,20%为回迁居民,相当于一座“移民社区”。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带来了新老居民融合难、人际关系疏离冷漠及社区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滨湖世纪社区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大的瓶颈。
“社区治理难在凝聚人心。面对社区12.7万人口,我们要思考,靠什么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很显然,光靠社区工作人员远远不够。”滨湖世纪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说,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不在社区,而是在楼栋,必须以楼栋为单位,调动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在社区营造出“人际生态”的良好环境,真正打通社区治理的“末梢微循环”。
这就是滨湖世纪社区推行楼组党建的由来。
在滨湖世纪社区徽杰苑20号楼,张明珠就是楼栋党小组组长。每月第二个星期五晚上,张明珠的家就成了党小组会议室,楼栋党员定时前来参加会议,商讨党小组活动内容。自2014年起,该党小组就发起社区“衣旧传情”公益项目。两年多收集、整理辖区居民捐献的爱心衣物达万余件,爱心惠及安徽颍上县黄坝中学、云南福贡县上棉谷村等地。
滨湖世纪社区这样的楼栋党小组有189个,报到党员3853人,开展服务项目74个,实现“组织进楼栋,服务在身边”。
不仅仅是“人际生态”,推行楼组党建后,滨湖世纪社区“政治生态”和“思想生态”环境都发了显著变化。“以前一遇到问题,大家是抱怨的多,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少,如今明显不同了。”束红英举例说,比如备受关注的电梯安全问题,社区专门成立电梯安全楼栋党小组,党员带领群众定期巡查电梯安全,收集社区居民意见。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党小组立即与维保单位及小区物业沟通,维保情况也将及时向社区居民反馈。
滨湖世纪社区以楼组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治理由党委政府的“独角戏”变成多元善治的“大合唱”,让广大社区居民畅享美好城市生活。
(李多庆 记者 许超众)
新闻推荐
另有3名患儿和1名老人中毒,经救治后好转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