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齐振江
颍上县读者来信反映,该县刘庄煤矿古城镇通往县城道路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多年来一直没有整修,希望有关部门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日前,记者根据群众的来信,对此进行了调查。
刘庄煤矿至颍上县城途中有个“李老墩”铁路桥,桥下面就是这条毁坏严重的公路。 10月17日上午,记者沿着这条路从县城往北到古城镇,约20公里处,看到“李老墩”铁路桥下面的路面已经开裂,足有100多米长,开裂的水泥块如脸盆口大小,南来北往的车辆颠簸着行驶,很容易撞车出事故。
附近姜李村67岁的李大娘,拉着一辆三轮车,正由南往北经过这里。她告诉记者:“我每天要走两三趟这样的路,遇到下雨天,桥下积水齐腰深,漫过三轮车,要绕四五里路才能转到家。 ”姜庄村的村民姜可年也对记者说:“每次路过这里,总是提心吊胆,害怕被对面的车子撞上。因为路的一半不能行,车子只能逆向行驶。 ”一位村民插嘴道:“下雨天,桥下前后 30米处,积水有 1米多深。 10年了,这条路一直没有修好。 ”而周王村70岁的朱道军也说:“我每天拉人经过这里,遇到雨天,就只能拉车步行,积水很深,这条路实在太烂了。 ”
采访中,记者看到,古城中心学校四年级的3位女学生放学回家,正好路过这里。她们一手扶着车龙头,一手捂着鼻子,路上扬起的灰尘,让她们加快了骑车的速度。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我们每天上学和放学都得从这条路走,一怕灰尘,二怕出车祸。 ”
黄桥镇团结村的季家发对记者说:“这条水泥马路损坏严重,经常引发交通事故。今年9月23日,一辆摩托车与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夫妇相撞,妇女被撞成小腿骨折。 ”颍上县公安局交通大队的民警费知路告诉记者:“这段路属于古城镇,距县城近20公里,桥下低洼,排水不畅,公路年久失修,是事故多发地,每年都会发生数起交通事故。 ”
据了解,2006年,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投产,在颍上县古城镇新区新修了一条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全长3.5公里左右。近10年来,拉煤的大货车来往不停,路面都轧坏了。特别是“李老墩”铁路桥下面上百米路段,被重载大货车轧坏,局部路基下沉,严重地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从“李老墩”铁路桥穿过向北3公里,是古城镇政府所在地。镇分管乡村公路建设的刘凤亚告诉记者:“这条路县政府已批了专项维修资金,由县交通局负责维修。 ”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思实)12月16日至17日,副省长方春明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淮南市调研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闲置土地清理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方春明指出,开展划...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