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六十铺镇桃花店村丹阳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连排的温室油桃大棚,静立在一片清澈的河塘旁。两年多前,还在机关单位端着“铁饭碗”的李阳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的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占地127亩的果园。
今年28岁的李阳,2005年退伍转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市直机关单位工作。在很多人眼里,这份轻松体面、待遇又好的工作就是“铁饭碗”,但李阳却有着自己的苦恼——每天的工作内容枯燥,一睁眼就有整理不完的文件材料。与以前的同学相比,他更觉自己的生活“没有创造性”。 “能够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成为李阳那时思考最多的问题。
做餐饮?开商铺?一个个构思被李阳否定。茫然中,他关注起平时被自己冷落的文件,上面列出的一项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仿佛让他找到了多次擦肩而过的宝藏:农村大有可为,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政策回去发展现代农业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李阳毅然决定辞职,回到了六十铺镇。
2013年,踌躇满志的李阳在当地流转土地,种下了2万棵油桃和少部分葡萄树苗。然而,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种植经验,他走了不少弯路。有段时间,种植的葡萄树不知什么原因,越长越萎缩,更是让他焦急万分。 “当时真想除掉所有的树,就算赔钱也不干了。”话虽如此,冷静下来的李阳,还是禁不住地寻找解决办法。请专家、翻资料……经过多日的忙活,果园终于出现了惊喜——原来看起来病怏怏的油桃树终于恢复枝繁叶茂了!
今年是油桃第二次挂果,摘下一颗已经成熟的油桃品尝,果肉饱满,齿颊留香。 “今年,每亩油桃的产量比去年足足多了200斤,平均每亩达到1700斤。 ”李阳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两年,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他逐步掌握了冬夏两次剪枝、用大豆粉施肥、为树叶喷洒1段过期奶粉等技术妙招,果园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现在已经成为果树种植“土专家”的李阳,又盯上了市场开拓。除了利用每天在果园和市区之间的往返,顺带几箱油桃给客户尝鲜,他还同市区4家水果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合肥开设一个销售点。
“按照我们的测算,明年是油桃树的旺果期,产量会翻番,所以,我们正准备通过对接商超和网络平台逐渐扩大销路,争取今年能够找到好的销售切入点,明年油桃大量上市前,占领市场。 ”李阳介绍,今年他又流转了近百亩土地,准备再建设一批冷暖大棚,引进新的果树品种,结合附近的河塘,打造休闲观光景点。同时,示范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果树种植,共同努力,让桃花店成为桃花盛开的“世外桃源”。 (郭晓林王媛媛)
新闻推荐
律师:4种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