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们的报道,我才知道上当的不止我一家。 ”本报11月18日第3版刊发《阜阳万里常青苗木公司人去楼空老总失联 拖欠竹柳种植户大量货款》稿件后,近日,又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该公司除欠颍泉区种植户树苗款外,还欠临泉县、太和县等地甚至外省种植户的树苗款。
拖欠阜阳多户农民树苗款
“我的情况跟你们报道的差不多,都是跟万里常青公司签订的合同,等把树苗卖给公司后,公司一直不付钱,负责人也联系不上。 ”临泉县一种植户陈某这样告诉记者。
他家从2011年开始种植竹柳,种了40亩左右,才卖了十几亩,现在还有约30亩没卖。至今万里常青公司还欠着他家六七万元树苗款。 “我家还算被欠少的,听说有人被欠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
他向记者提供了太和县一种植户的情况,记者联系到该种植户时,他说,万里常青公司欠下他几十万元的树苗钱。
在阜阳市,被万里常青公司拖欠树苗款最多的是一姓袁的种植户,他和儿子总共被欠下180万元。他告诉记者,几年的心血全泡汤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外省不少种植户也上了当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还联系到河南省驻马店市一种植户于某,他告诉记者,他和其他两户农民合伙种了几十亩高峰竹柳,第一年挣了一点钱,从第二年开始就不行了,亏本亏得厉害,还被拖欠了好几万块树苗钱。 “早知道这样,我是不会把竹柳拉出去卖的,还不如放在家里当柴火烧,万里常青公司不讲信誉。 ”他说。
江苏宿迁一种植户张某说,他被欠了六七万元树苗钱,现在联系不上万里常青公司负责人,目前,几百亩竹柳找不到销路。
江西吉安市一位退休老人罗某告诉记者,该公司董事长高俊峰曾到他们当地宣传种植竹柳的好处,他们十位退休老人首批花了60万元育了200亩树苗。后来,他们双方进一步合作,约定:租地、栽种、管理由退休老人负责,种苗由高峰集团负责,收益对半分成。老人们又投资流转了2000亩地,可该公司送来的种苗大多数未能成活,如今公司撒手不管。老人们不得不把地退了,亏损近百万元。
今年2月这十位老人卖了4车树苗给万里常青公司,总价约27万元,至今万里常青公司分文未付。 10位老人中一位中风瘫痪,一位大病一场不幸离世。
公司宣传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
根据高峰竹柳产业集团公司(与万里常青公司系同一家公司)的宣传,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种植、深加工为一体的高峰竹柳产业化集团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通过订单的形式,负责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收购等。
该公司的宣传资料称,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全国13个省市成立分公司,种植规模达500亩以上的专业基地有110个。该公司展示了安徽省内的29个种植基地,记者联系这些基地发现,大部分都被高峰集团拖欠树苗款,少的几万元,多的近200万元。记者联系了38家外省基地的一部分,调查发现,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拖欠树苗款问题。
这些基地,种植面积大都在二三百亩左右,多的达到了2000亩。
该公司在一篇宣传材料中宣称,由于农民或市民担心种植竹柳的生产技术、管理、运输及回收问题,就委托公司租地、管理、生产及销售,投资者从销售利润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这种民间联合种植模式,盘活了民间资本,并迅速扩大了竹柳的种植规模。
12月8日,记者再次拨打该公司负责人高俊峰名片上所有的电话号码,均未能联系上其本人。不知道是换了手机号码,还是另有原因。颍上县谢桥镇李庄村党支部刘书记告诉记者,该村4000亩土地流转给万里常青公司,今年的租金至今未付,她正在为此事发愁,听说高峻峰已被警方控制。
几经辗转,记者联系到阜阳警方一承办此案的民警,他只是告诉记者高俊峰确实已被刑事拘留,因此案涉及面较广,案件还在侦办中,具体细节他暂时不便透露。
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胡明兵图为该公司宣传图片。
新闻推荐
立夏前后,位于颍上县盛堂乡周庄村的魏氏家庭农场成了人们争相前往的地方。处在第三湖“湖心”位置的魏氏家庭农场,因地制宜改建了20口池塘,成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塘梗堤坝遍植的各种树木,为农...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