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上县刘集乡刘集社区,有一个以优质葡萄和散养土鸡为特色的尚品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2年以来,这里出产的葡萄和土鸡不仅在本地市场上供不应求,还在上海、广州等地打开了销路,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亮点。
返乡创业种果树
近日,笔者来到尚品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只见这里的200亩葡萄已采收完毕,树下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鸡鸣声。 “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亩产量达1500公斤。按最低价4块钱一斤对外批发,一亩地能收入一万多块。 ”合作社负责人庄春雷告诉笔者,不仅种植葡萄的效益好,散养土鸡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今年41岁的庄春雷是刘集社区居民,1999年到上海务工,之后开始做蔬菜水果批发生意,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已成为当地小有实力的蔬果批发商。 2012年10月,他放下手头的生意,决定回颍上老家种植果树苗木。 “江浙一带种粮食的很少,种瓜果蔬菜的却很多,我做了13年水果生意,有一群稳定的客户,只要能种出来优质的水果,不愁没有销路。 ”庄春雷告诉笔者,这两年,他一共种了600多亩葡萄,有5月中旬上市的天缘无核1号,6月上市的无核2号,7月初上市的星育无核4号,8月初上市的长穗无核葡萄,9月初上市的天山蜜和10月底上市的摩尔多瓦。种植这些品种就是为了错开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的葡萄,最贵卖到25块钱一斤,没采收的时候就被上海的一位客商预定完了。 ”庄春雷说,由于这里种出的葡萄含糖量、花青素含量都比较高,合作社今年还被河北葡萄研究所确定为新品种推广基地。
变卖房产为创业
庄春雷为筹集返乡创业的资金,先后卖掉了上海的两处房产,还关掉了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门面,专心种植葡萄。 “在上海打拼十多年,挣了两套房子,一共卖了500多万元,加上1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全都投进这块葡萄地里了。 ”庄春雷告诉笔者,为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他先后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设葡萄园,这里不仅有自己的家底,还有借亲戚朋友的300多万元。今年秋季,他又在村里流转了650亩土地,打算种植桃树、杏树,进一步丰富水果品种,吸引更多的水果经销商前来定货。
据了解,刘集乡有不少人流转土地种庄稼,一年下来,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地的收入不过500元。如果种水果,特别是高档水果,效益就能翻好几倍。庄春雷当初就是看到了这个商机,才决定变卖房产返乡创业的。以葡萄为例,上市越早或越晚都能卖个好价钱,如果是优质品种,即使在旺季上市,也能保证价格。 “好水果进酒店,普通水果进超市,只要有一定的供应量,市场都是前些年就培养好的。 ”庄春雷说。
多元经营效益好
今年春天,庄春雷为了除草和灭虫,先后在葡萄种植基地放养了1000多只土鸡,经过半年多的生长,每只土鸡都卖到了100多元,为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些果农为了除草,直接往地里喷洒除草剂,不仅毒化了土壤,对葡萄生长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庄春雷告诉笔者,不打除草剂,地里就容易长草,林下养鸡,既能除草灭虫,还能节省不少饲料成本。由于基地面积很广,鸡的活动空间非常大,不容易感染疫病,地里的很多农业害虫是土鸡的高蛋白饲料,排泄出来的鸡粪还是非常优质的有机肥。
由于葡萄园里有足够食物,这些土鸡对粮食的需求一直很低,庄春雷端出一盆小麦撒在鸡群相对集中的葡萄架下,前来抢食的土鸡并不多。据了解,这种方法养出来的土鸡不但毛色鲜亮、肉质劲道,还能卖上好价钱。中秋节前那段时间,就有不少鸡贩子围在葡萄园门口等着收购合作社的土公鸡,每市斤批发价达25元。 “明年春天果树种下去以后,我打算多引进几个品种的小鸡,上面种葡萄,下面养鸡,本钱小,效益肯定比今年好。”庄春雷说。
(尚原野)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王逸群早春时节,和煦的春风吹拂江淮大地。 2月17日上午9点,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在省城安徽大剧院开幕。 “建议农村电商推陈出新”、“美好乡村建设要以提升村级经济为基础”、“...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