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齐振江
6月9日上午,颍上县半岗镇徐郢村村民汪少林之女汪莉娟来到本报,将她父亲的一封投诉信转交本报,并向记者反映她家购劣质鹅苗遭遇索赔难的问题。本报将来信转给事发地霍邱县有关部门,建议他们尽快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函告本报。 2个多月过去了,本报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汪少林来信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8月27日,本报“社情民意”版以《购劣质鹅苗索赔难》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3年3月22日,汪莉娟的父亲汪少林从霍邱县华源皖西白鹅科技有限公司购买520只皖西大白鹅苗,与他一同购买的还有另外6户养殖户,共5000只。厂家承诺一年长成,90%保质。可这些鹅苗长到4个月时就长不大了,这些养殖户要求公司赔偿损失,可对方一直不理不睬。于是,他们到省农委有关部门投诉,省农委要求该县农委与厂家协商处理此事。不久,该公司答应赔偿他们部分损失,但只对其他6户作了赔偿,却没有赔偿汪少林家的损失。汪少林在来信中说:“公司认为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上访投诉影响了公司声誉,所以不愿意给我赔偿。 ”
8月27上午,汪少林告诉记者:“华源公司销售科的陈科长已给他打了电话,答应赔他240只鹅苗,但我没有同意,觉得因鹅苗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大。 ”
8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霍邱县洪集镇华源皖西白鹅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种鹅厂。销售经理陈铁柱告诉记者:“我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从农户家收上来的鹅蛋,难免有一些不是种蛋,因为雏鹅苗很难辨别,并不是存心卖给他们劣质鹅苗。汪少林开始订了1000只,只买了520只。这次,我们答应赔他240只鹅苗,但他不同意。 ”
霍邱县畜牧局王敬佩副局长对记者说:“针对安徽日报转来群众来信,6月24日,县领导就作出‘请县农委研处并予反馈\’的批示。县农委将批示转到了水产局,最后转到县畜牧局,已是7月8日。接到来信后,我们高度重视,明确一名局班子成员牵头,妥善处理好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并作了大量的询问笔录。 ”负责处理此事的县畜牧局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主任丁建华告诉记者:“我们多次与这家公司法人和销售负责人交涉,公司已同意按每只32元价格,退回汪少林240只鹅苗款,共7000多元,公司销售负责人也愿意就此事向汪少林表示歉意。开始他有些不愿意,后来还是同意了。为了表示诚意和为农民服务的诚心,现在公司又决定将赔偿金增加一些,并已通知他本人了。 ”
9月2日,记者电话联系汪少林,他笑着对记者说:“拖了一年多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感谢安徽日报为农民维权。 ”
【记者感言】
多一点沟通少一点误解
因购劣质鹅苗,要求厂家赔偿损失,颍上县养殖户汪少林维权花了一年多时间。最后,他只得向媒体投诉,在本报的关注下,通过有关部门的调解,“购劣质鹅苗索赔难”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其实,养殖户要求赔偿的纠纷并没这么复杂,双方虽存在一些分歧,只要相关部门出面调停就能解决,但这个协调确实来得有点迟,到底是沟通不够,还是相关部门推诿。一封投诉信转了两个月没消息,如果有关部门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加强沟通和协调,汪少林的维权之路一定会顺畅很多。
新闻推荐
颍上变对抗自然为顺应自然,发展适应性农业,让水患变成“水利”——“老灾窝”变成“生态田”
■ 本报记者 汪永安本报通讯员 武万勇 王鹏飞7月11日上午,记者在颍上县半岗镇采访时发现,刚经历过强降雨袭击,不少地方大面积积水尚未完全排除,但农业受水灾影响却很小。颍上县水生作物研究所所...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