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垃圾实在是没地方倒,湖边上那些垃圾都是我倒的;为了这事,我没少挨骂。 ”在颍上县半岗镇中心学校,笔者见到了正在清理校园垃圾的郑怀勇。承担小镇垃圾清运任务七年多来,他没少干活,也没少挨骂,小镇上四个大垃圾堆,每天至少要产生2吨垃圾,都是他带着两个工人一车一车地拉走。
垃圾清运挺繁重
今年59岁的郑怀勇是半岗镇徐郢村的村民,从2007年开始负责清运小镇上的生活垃圾。每天清晨,他都要赶在商户开门之前把大街清扫干净,再把垃圾堆清理干净,一个上午至少要清运两大车垃圾。
近年来,随着集镇居民不断增加,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郑怀勇就在村里找了两个工人帮着他干。 70岁的姜永发和64岁的刘仁平是村里的五保老人,他们住在郑怀勇家附近,每次上工都是三个人一起出门,每人每月500元工资,到月领钱,从不拖欠。 “我们三个人从天亮忙到中午,早饭都是在街上买着吃,连歇脚的空都没有。 ”郑怀勇说。
人少活脏收入低
笔者跟随郑怀勇一起来到位于集镇南头临淮岗大坝南侧的一处垃圾填埋场。这是当地一家窑场取土后留下来的大坑,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已经被生活垃圾填满。
郑怀勇把垃圾车慢慢倒进填埋场后,还要用铁锹和抓钩把车上的垃圾往下扒,膝盖以下都是垃圾。干完这些活,郑怀勇向笔者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当地政府每年发放给郑怀勇1万元垃圾清运费,从个体工商户、单位和大型超市每年能征收卫生费2万元左右;这笔钱,除去支付工人工资和燃油消耗外,剩下的就是郑怀勇的承包收入,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肥差,应该能挣不少钱。政府发放的垃圾清运费半年兑现一次,都是先干活后拿钱,而工人的工资都是按月发放。除去车辆燃油、维修费用,结余不足2万元,这就是郑怀勇一年的收入,人少、活脏、收入低,是郑怀勇对这份工作最深的体会。
据了解,现在的这个垃圾填埋场是当地政府以每年1000元租金从当地农户手里租来的,填满后还要回填泥土复垦。从现在的情况看,填埋场最多还能使用一年时间。郑怀勇指着堤坝南坡上那些成堆的生活垃圾告诉笔者:“路边上那些垃圾都是我倒的,遇到下雨天,填埋场的泥巴路不能走,我只能倒路边上。 ”
设备闲置无人管
2012年,小镇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新建了垃圾中转站,采购了6辆垃圾车和60个塑料垃圾桶,这让郑怀勇看到了希望。然而,垃圾中转站建成有一年多时间了,这些设施设备一直闲置在那里,小镇上的生活垃圾还是倒进了邱家湖里。
笔者在半岗镇中心学校西侧的垃圾中转站看到,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废旧电动车和摩托车,一辆全新的密封式垃圾运输车停在东南角,四周堆满了农机。南侧一栋两层高的垃圾收集房里养了十多只山羊,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骚臭味。
(尚原野)
新闻推荐
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个别村镇干部利用拆迁过程中那点“小权力”捞好处。颍上县一名村干部赵江,就是小官贪腐的代表,利用协助镇政府进行征地拆迁工作的职务便利,他侵吞征地拆迁补偿款24万余元。他还...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