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连山本报通讯员 周福连
乔清芬
自5月下旬以来,每天早晨4点多钟,天长市永丰镇42岁农民刘佃广和36岁的妻子李波,就带着6名瓜农在自家80多亩大棚西瓜地里忙开了。
每天,刘佃广和妻子兵分两路,一边将新鲜的西瓜运往天长市区销售,一边送到城乡结合部的销售点销售。因采用双模钢架大棚技术,刘佃广种植的西瓜上市早、个头大、口感鲜嫩,每斤售价达2.5元左右,比其他人家的西瓜高出0.8元左右。
刘佃广种植西瓜已有12年了。去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妻子李波一起从老家颍上县来到天长市永丰镇民生社区安营扎寨。他利用当地靠近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投资100多万元,流转80多亩土地,雇用20多个农民工,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施肥,搭建起长80米、宽7.5米的160个双模钢架式固定塑料大棚。今年2月,他又引进优质西瓜和香瓜品种,采用全新的双向管道塑料瓶滴灌方式追肥浇水。由于精心管理,今年的西瓜取得了好收成,据测算,亩产达9000斤,按每斤2元计算,每亩收入18000元,除去租金等成本,每亩纯利上万元。
刘佃广介绍,采用这种双模钢架大棚种植西瓜,生长周期长,管理方便,每年5月至8月份一茬接一茬卖。目前,刘佃广种植的早西瓜和香瓜已销往天长市各大超市和周边江苏金湖、扬州等地。刘佃广计划明年再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更多西瓜新品种,并带动周边农户走出一条种植西瓜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思实)7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颍上县,调研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在充分肯定颍上县城建设取得的成绩后,陈树隆指出,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对于增强县城...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