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凝心聚力,建一个充满特色的乡镇——颍上县赛涧回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江淮时报 2013-01-26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颍上县赛涧回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相传原河下有泉眼72眼,其中有一大泉眼,喷射泉水,如山涧飞瀑倒悬,乃“颍上八景”之一。如此美景,因地处赛涧回族乡,故有“赛涧流泉”之美称。赛涧之美,不仅因景美,更因其经济发展之美。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成立于1998年5月,属姜唐湖行蓄洪区。位于颍上县城东南25公里处,北靠颍河,东、南两面紧临淮河,南部是著名的姜唐湖行蓄洪区,全乡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920亩,其中行洪区内耕地23180亩,辖6个行政村,人口23765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3.6%。

务实工作 取得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赛涧回族乡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有关部门实行支持回族乡发展的例会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召开发展协调及调研会,专题研究解决民族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经济和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 2005年以来,争取上级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兴建了溜孜口——王台村7.2公里沥青路,同时又争取100万元资金修建唐台——杨湖水泥公路,改建江台小学教学楼;2008年又争取400万元,兴建了颍正公路寺台段。目前全乡通柏油路、水泥路6个村,总长18.5公里;集中供水村2个,1136户、5963人;乡基础设施基本得到改善。

民族团结进步上了新台阶。乡党委、政府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引导回、汉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团结发展。近年来,没有发生一例民族矛盾问题,同时注重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全乡村级主要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9名,占32%,乡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5人,占45%。

建设新农村有了新进展。为了加快民族乡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扎实稳妥地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周台、李台、赛涧等四个移民建房区90%有排水排污管道,90%通水泥路或硬基路。江台村苏唐移民小区,复耕地160亩,开挖渔塘50亩。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民族中小学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改建的民族中学水泥路及排水工程已竣工,校园地面硬化率达70%以上,投资近80万元的周台小学教学楼已使用。全乡有教师110名,师资合格率达97%以上,少数民族入学率达100%;卫生事业全面提升,2005年以来,投资近150万元兴建了占地27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门诊楼和住院大楼,现拥有医务人员20名,开放床位20张,新型救护车1辆,并购置了一批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又兴建了6个村卫生室,解决了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乡参保率达95%;全乡社会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巩固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重建改建了周台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48人,使他们老有所养。

积极搞好灾后恢复重建。 2003年及2007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使赛涧回族乡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为此,各级政府先后落实行洪补偿资金近6200万元;投入3400多万元实施移民迁建,迁移行洪区群众1977户,投资810万元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完成行蓄洪区沙压耕地复垦6000亩,填塘260亩,疏通沟渠29条,修复水毁道路7.2公里,加固桥涵16座。

营造氛围促创业。积极引导在外务工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对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认真摸排,建立台账,印发《致全乡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朋友们的一封信》5000份,将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服务举措等详细告诉农民工朋友们,凯信服装厂就吸引返乡务工人员300多人。江台、张楼两村返乡青年近百人,乡政府协调信贷单位,提供小额贷款,购买“久保田”收割机等机械近100台,遍及皖、苏、浙、沪等地收割,年创收近500万元。

发展特色农业 建特色乡镇

农业是赛涧回族乡的支柱产业,目前,仍继续保持种植大蒜5000亩,马铃薯3000亩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淮河滩地水草资源的资源和回族群众养牛、养羊的传统习惯和经验,鼓励发展养殖。据2012年年底统计,全乡基本达到户均1头牛、2只羊,养殖户年人均养殖收入近300元。

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该乡人民种植大蒜已有几百年历史,这里种植的蒜苔以粗大、白长、脆嫩著称,远销山东、河北、内蒙、黑龙江、新疆等地。

高科技、反季节的“白色工程”。近年来,赛涧回族乡人民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种好常规作物的同时,注重经济作物,目前,全乡较为集中的大棚蔬菜生产周台、黄台两村已达千亩以上,他们种植的反季节蔬菜除当地市场供应外,还销往霍邱、寿县、淮南、蚌埠等地。

大量发展养殖业。赛涧回民群众有着较丰富的养殖经验,加之得天独厚的水草资源优势 (有两万多亩外滩地)给赛涧畜牧养殖和水草提供了最佳条件。特别是回民较集中的清真、周台、王台、赛涧等村群众,家家户户搞养殖,形成了牛、羊、兔、鸡、鸭鹅综合饲养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路子。

赛涧回族乡虽地处偏僻,可利用资源贫乏,但是在颍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方针,以经济强乡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民族乡经济快速发展,为把赛涧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群众富裕、社会安定、充满生机的文明乡镇而奋斗!

新闻推荐

省政协向颍上县捐赠图书

本报讯 7月1日,省政协积极贯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惠民水平”政策,向颍上县捐赠图书。此次所捐赠的图书种类丰富,书目繁多,共计30包,2000多册,价值6万余元。这些书中,既有深受广大...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凝心聚力,建一个充满特色的乡镇——颍上县赛涧回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