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2011年11月15日,省领导到颍上调研,对该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做法和成效给予高度的评价。颍上县作为全省32个试点县之一,自2009年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以来,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稳妥实施,圆满完成了基层医改各项任务,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体制得理顺、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效果。基层医改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为新体制激发新活力。
一、完善运行补偿机制。
核定基本支出,纳入预算管理。 2012年度支出8516万元全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基本支出7230万元,其中:退休625人,经费1397万元,人均1860元/月,在职1065人,经费2752万元(其中,基本工资1104万元,绩效工资1648万元),人均2150元/月。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得到了落实,社会保障费254万元、住房公积金540万元均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核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纳入预算管理。
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继续将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考核分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性绩局负责审批,作为职工档案工资,实行打捆使用,全额纳入基层卫生单位职工绩效考核分配。建立奖励基金制度。从基层卫生单位业务收支结余中提20%作为年度奖励基金,保障了基层骨干技术人员个人收入较改革前略有提高,广大职工尤其是骨干力量的积极性提高,全面稳定、人心思进的格局已经形成。县级综合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为300元,县中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为1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90%。认真执行“两考核、两挂钩”。
三、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全省统一分开招聘85名专业技术人员,于12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后于12月底全部上岗,人员工资纳入2012年度财政预算。全县编制1425人,实有1065人,空编360人。综合考虑基层对专业人员需求,县政府统一将工勤岗位调剂为专业技术岗位,将为人才队伍建设留下空间,全科医生培养步伐加快,两年来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57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聘用专业技术154人,主要是公卫、护理、临床、检验(影像)等岗位。
四、强化中心卫生院服务功能
制订了中心卫生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该县8所中心卫生院在中医、骨伤、普外、耳鼻喉等方面正在加强专科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诊。目前,谢桥等8所中心卫生院中医、普外、骨伤科等15个特色专科已通过市卫生局认定。经县编办同意,允许从中心卫生院辐射到的一般卫生院调剂10%比例的人员,充实到中心卫生院。
五、规范社区卫生服务。
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个,1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随着社区人口增加,规划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 22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了门诊统筹(我县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已并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围绕“六位一体”职责,建立了全科医生为带头人的服务团队,加强了与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协作,双向转诊工作已步入轨道。
六、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及药品零差率补助经费根据各乡镇农业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足额拨付各卫生院、卫生员根据人口数并结合考核结果发放 (适当扣减差的用于奖励好的)。 2011年度按照常住人口119.65万人、农业户籍人口148.2万人累计拨付村医补助1874.53万元。
七、设立一般诊疗费项目并实施总额预付。
结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管理,全县30所卫生院和305个村卫生室全面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广大群众对此反应良好。参保参合人员就医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医保支付标准为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8元,自付2元;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报销5元,自付1元。乡村两级年度农合预付达536万元,其中,村级456万元。
八、规范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
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县财政局、卫生局联合印发了 《颍上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贷款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药品采购和回款程序,建立应急采购申批备案制度等。从2011年10月起,县财政局抽调专人人员负责网上审核与结算。
九、全面清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
经摸底,村卫生室债务164.97万元,主要是村医自愿集资,进行业务用房扩建、装修及辅助设施建设等。经县级财政、审计部门初核,省级复核认定我县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2363万元。此外,其他债务831万元,主要是医改前欠药款463万元,借款利息16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新体制带来新气象。
一、严格组织管理。
精心筹划,设计方案。强化培训,提高技能。抽调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全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师资力量。参加省、市、县级培训,邀请市级专家来我县亲自授课、现场指导,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本领。组织公共卫生服务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找出差距,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
二、规范资金管理。
省财政厅、卫生厅(财社【2011】1696号)文件,按常住人口1196535人下达我县201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111万元,其中,中央2513万元,省级598万元。 2011年度县财政按70%预拨2177万元,余下30%根据考核结果拨付 (934万元)。 2011年度内拨付828.2万元,考核后于2012年拨付439万元。
三、落实项目执行。
颍上县基层医改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理顺了管理机制。基层卫生单位的公益性定性不再是名誉上的定性,这是卫生改革进程中的一大突破。二是建立了保障机制。县级财政将基层卫生单位人员工资、绩效工资、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等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这是卫生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三是落实了双基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己任,有效遏制了超范围执业,加强了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和三级包保责任制要求,实现了以治疗为主向,预防在先、防治结合的转变,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四是创新了运行模式。基层卫生单位在界定服务功能的同时,首次引入了绩效考核机制,广大职工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同时,也强化了院长的管理职能。在新的运行模式下, 2011年30所基层卫生单位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医疗收入较2010年增长40%,2012年元至5月度医疗收入278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实,确保群众真正受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由省政协民宗委组织,省政协宗教界委员释慧庆、释圆藏捐资,省教育厅承建的民族乡村小学计算机教室,即“省政协民族宗教‘同心\’示范项目——计算机教室”交钥匙工程,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安...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