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还款了,他们居然还说我个人信用报告中有不良记录,这家银行实在太过分了。 ”2月初,家住颍上县五十铺乡的吴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当地一家银行恶意诋毁他的个人信誉,导致他在县城买房办理按揭贷款时,因为个人不良记录被拒绝。
吴先生介绍说,他在老家经营个体百货商店,前年在当地一家银行办理了2万元的小额贷款,但去年就已经还清了,怎么会有不良记录呢?
记者立即就此事向该银行求证。“那笔贷款虽然已经还了,但有两次结息的逾期记录。按合同是每季的20号结清贷款利息,但吴先生这两次分别是26日与28日结息的,所以形成了不良记录。 ”该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
“那两次都是因为店里太忙没来得及还利息,怎么就形成了不良记录呢? ”吴先生很苦恼,“能不能跟他们商量商量,把这两个记录删掉,毕竟我也不是故意的呀。 ”
“这我们也没有办法,个人信用报告是由人民银行提取生成的,我们无权改动。 ”该银行工作人员说,“我们可以给你开具证明,说明你并非恶意逾期还款的情况。 ”
没办法,吴先生拿着证明与县城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几番交涉后,终于办下了按揭贷款,但利率却略有上浮。“看来跟银行打交道,还是要非常谨慎才行。”有了这次教训,吴先生感慨说。
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提醒说,目前个人信用报告的相关信息,由人民银行从各家银行的系统中直接提取,提取时间一般在每月的20号左右,所以现在一般银行贷款结息的时间也在20号。“虽然我们在结息日之前会提醒客户,但一些老客户仍然依照旧习惯在月底还款,结果造成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
据了解,像吴先生这样,因个人信用不良记录而贷款受阻的情况,在安徽省农村地区不在少数。那么,农村居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呢?
望江农村商业银行陈敏介绍,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办理贷款业务的主要依据,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身份证信息以及工作信息;二是个人的信贷信息,即在银行办理贷款的所有信息,包括贷款数额、还款和结息的情况;三是信用卡信息,即个人办理信用卡的情况,包括透支消费、按月还款的所有情况。
“目前,我们在贷款初审时,主要看个人信用报告中第二方面的内容。在信贷方面有逾期以及恶意拖欠等不良记录的,一般不予发放贷款。”陈敏说。
至于第三方面信用卡方面的信息,目前虽然不是农村银行、信用社重点考察的项目,但一般来说,有三次以上逾期还款记录的客户,在办理贷款时就比较麻烦。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应该注重个人人品和外围的评价,力争在当地形成好的口碑。 “我们的贷前调查一般也会实地了解客户的诚信、经济情况,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 ”陈敏说。
本报记者 曹荣
通讯员 常皓天 刘冬玲
新闻推荐
近日,颍上县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介绍,每天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人群中,咨询离婚问题的农民占了一半以上。他每年代理案件类型最多的也正是离婚案件。同样,宿州市埇桥区法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该院每...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