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4年由内蒙古边防部队营长转业到阜阳市委组织部,2010年2月报名到临泉县杨桥镇刘大村任第一书记。家属问我:“咱都分居过十多年,你为什么还要去农村? ”躺在床上,我问自己,回答是:“农村就是我的家! ”。
刘大村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为更好地凝结集体智慧,找准本村的发展优势,我决定先从统一村“两委”班子的思想入手,把思想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我先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颍州区白行村和颍上县迪沟镇、八里河镇进行考察学习,回村后又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最后,制定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我的工作重点。到村后,我特别注意加强与原村书记的沟通与交流。平时村里的大事小情,我们都坐在一起商量,共谋对策。班子里12名同志,有8人都是50岁以上,超过半数在村里都干了近30年。要想真正把他们领导好,就必须做到以情待人,以理服人,以品德感召人。平时,不管是哪个党员干部生了病,哪个人家中有了事,我都会去看望和慰问。
为了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在七·一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唱党歌、宣誓词、许承诺”活动。并带头承诺为群众办五件实事。为确保“小学教”活动扎实开展,我也想了不少办法,购买了80桶色拉油作为学习奖励,在油桶上贴上 “用党旗引领建设新农村,让农民过上美好新生活”的活动主题,让党员吃三月、学三月,吃半年、学半年,吃完了卖油桶让收破烂的也看看。
进村以来,我们结合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对村部进行了扩建;通过资源整合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阜阳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种植的1200亩优质小麦目前长势良好;300亩试验田项目已经落实到位;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的3万多斤种子、化肥也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利用上级配发的5万元专项资金,联合创办了安徽 “喜旺缘”食品有限公司,现已投产。 8月份,苏、豫、皖三省分片玉米现场观摩会将我村作为观摩点。
5月份,村民郭培福因当年危房改造没有得到补贴找到我,二话没说跪在了我的面前。我从来没经过这种阵势,一时不知所措,两腿一软也跪了下来,扶起郭培福问明原因后,我觉得心中非常沉重,于是多次向镇里反映,由于情况特殊,一时难以解决,期间我最怕见到郭培福,几次望见他都是绕道而行。 10月份,上报的补贴终于拨了下来,我第一时间骑车跑到他家,当他再次要跪下时,被我有准备地给抱住了。
农村老百姓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虚的少、实的多。在村里走访时,有几个妇女聚在一起打麻将,听说我是新来的书记,就朝我说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我也对了一句:“少打麻将,别闲着”,大家都笑了起来。她们笑过之后会想什么?我不知道。可是,我却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于是,我多次到市里、县里找领导和有关部门求助,目前,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修路的事终于有了眉目。群众见了面再问我什么时候修路时,我便很痛快地回答:“快了! ”为了使村里的妇女少打麻将、有活干,联系让她们代加工鞋帮,并帮助来回捎带。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住在村部的张阿姨用最朴实话语向我说明——老百姓最知道好歹。的确如此。在我参加临泉县组织的村干部培训班期间,村民杨洪昌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村里,一开始我以为有什么要紧事需要帮助解决,谁知老人是怕撒的鱼放时间长了变质,想让我早点回去吃。你真心为群众办事,老百姓都能看到,他们会用最朴实的方式回报你。
10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组织上让我到村任职锻炼,是给我提供了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提供了干事创业、造福百姓的平台。我将倍加珍惜,为村里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为组织争光,为选派事业添彩。
新闻推荐
合肥畜牧谋划新跨越本报讯 11月20日,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谋划推进畜牧水产业实现新跨越。今年以来,全市养殖业产值达到175亿元;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