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3日,本是学生正常上课的日子,但颍上县半岗镇余庄希望小学的200多名学生却不能像往日一样正常到校上学。由于余庄村强行扒掉学校前院建村部、搞开发,给师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学校无奈之下被迫停课。记者日前就余庄希望小学校园被开发建房引发的停课风波,前往颍上县半岗镇进行了调查采访。
希望小学被迫停课
总占地9亩的余庄小学,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初只有两排砖瓦结构的平房,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两排校舍后,借希望工程的东风,新建了一座教学楼,学校目前拥有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 11名老师和200多名学生。据了解,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
来到位于3个乡镇交界处的余庄村希望小学,远远就看到矗立在学校门前的新农村建设效果图,给人的感觉就是画面上的两层新楼将取代学校前院原来的两排旧校舍。记者看到,第一排被扒掉的校舍,已经挖好地槽,准备在此兴建商品房出售;第二排校舍被扒掉后新建的四间村部第一层已经封顶。
余庄希望小学负责人介绍说, 12月1日上午,推土机的轰鸣声突然打破了校园的安宁。此前,村委会要求在这里建办公室,搞开发,都被他们拒绝了。可是,事发当天,他们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校园前排空置的旧教室就被推倒了。该校连续10年上报的《学校国有资产统计表》显示:该校占地面积已连续多年作为国有资产统计上报。可目前9亩校园已有4.2亩不仅被用于建村部,还被擅自出让开发建房, 12月1日,学校大门被施工材料和废弃物阻挡,无法通行,对师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协。当时,全校11名老师集体签名,请求县教育局批准停课。“学生的安全问题高于一切,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冒着危险继续教学了。”这位任职17年的老校长如此解释当时停课的初衷。
教育资产谁来保护
事件发生后,颍上县教育局长陈君迅速赶到现场,会同半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处理意见:立即停工,恢复学校原貌。
半岗镇党委随即成立调查组,调查初步认定:在没和学校协商,也没向镇政府汇报的情况下,余庄村擅自出让有争议的土地,切断了学校出路,余庄村“两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镇党委作出处理决定:“余庄村党支部书记停职并和村委会主任分别写出书面检查;在未确定有争议的校园土地所有权之前,立即停工,恢复原貌。”在半岗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 12月3日校园内停止施工, 4日上午,停课两天半的余庄希望小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但是,对于此事件焦点问题,即该校的资产认定,县教育局和半岗镇政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块土地的权属确认存在不同看法。县教育局领导认为:“余庄希望小学完全拥有这块土地,从法理上不存在任何争议,如果校园继续被侵占,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教育资产。”而半岗镇领导认为尽管学校已连续多年把校园占地作为国有资产统计上报,但并未经镇国土部门审核。半岗镇政府随后出示了余庄村书记提供的相关书面材料:以证明学校前院两排房屋所有权系该村所有,当年因教学楼建好后无力还款大门被锁,行政村出面借款, 6间房屋的开发拍卖款7万元部分用于偿还借款。
就此类事件,颍上县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凡由村民集资兴建、社会捐赠兴建、国家投资兴建以及其他形式划拨的各类公办学校资产,包括‘三结合\’建校和‘两基\’达标期间历史形成的学校资产,均属于教育资产,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严禁擅自占用、破坏闲置校产和分割校产行为发生。对已被占用的校产,由所在乡镇政府如数收回,限期归还给县教育主管部门,否则按非法占有教育资产论处。”
重视教育,当然要从硬件抓起。当教育资产都自顾不暇时,重视教育显然只是一句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话。
·杨益军本报记者聂学剑·
新闻推荐
颍上公安15小时解救人质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