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德启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地农村公路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在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履行了招标程序,执行了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五级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村村通工程形成了快捷便利的新型农村交通网络,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许多农民群众笑着与往日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作别,农村公路建设给“三农”带来深层次的效应开始显现。但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也存在着资金筹集、拨付及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资金之难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复杂多样。在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中,仅建设资金就有八块组成,它包括中央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市级补助资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以工代赈配套资金、扶贫配套资金、乡镇配套资金,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多样,给管理带来了许多麻烦。在村村通工程建设初期,资金来源一部分经过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划到县交通局,另一部分经上级财政部门拨县级财政。同样以工代赈和扶贫资金配套有其各自的管理办法,在资金的拨付管理上相对独立。
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难以足额配套到位,形成资金缺口。为了筹集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然而,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相关单位没有足额配套到位,尤其乡镇自筹资金及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缺口较大。在村村通实施过程中,为了抢进度完成上级下达指标,施工单位在乡镇配套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把路给修好了,再去要求乡镇配套就十分困难,仅颍上县目前形成了500多万元的乡镇配套资金缺口。
资金管理分散,拨款环节多,付款难以控制,不利于监督管理。由于村村通工程资金来源渠道的复杂多样,导致资金管理分散。在村村通工程实施的早期形成了县财政的经建股、农业股和交通局三个会计主体管理资金局面,三个会计主体共管的局面导致施工单位拨款环节复杂,很难总体把握资金动态,不利于资金控制和结算,同时也无法编报完整的财政决算,后期为了减少环节,交通部门把上级资金全额划转给财政,目前依然是财政局农业股和经建股共同管理村村通工程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存在重复审计现象。在村村通工程资金组成中,有一部分是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按照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要求,每条路要进行审计后方可拨付资金,而扶贫和以工代赈作为村村通配套只是村村通项目资金的一部分,每个施工单位项目竣工后,也要进行最终审计,这样造成了一个标段内的项目重复审计,既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资源,施工单位感到手续繁杂。
有效之策
按照国家规定,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理顺投资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条明确规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交通部门管理和使用,并健全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上级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管。因此建议县政府把各类资金最终归类到交通部门一个会计机构、一个会计主体、一个银行账户,通过一个漏斗与施工单位结算,有关部门相互监督,密切配合,切实做到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与资金拨付相协调。
为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工作效率,成立村村通工程最终竣工验收审计小组,由交通、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审计等相关部门参加,以施工合同标段为单位,集中进行一次性审计,这样即可避免重复审计,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村村通工程配套缺口资金的催缴力度。对于村村通配套资金缺口的问题,县政府应责成各乡镇全力催缴拖欠的村村通配套资金,保证村村通项目最终的顺利决算,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样板工程”和“放心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作为一名主审法官,在案件审理中接受原告吃请及礼品后,授意原告伪造证明,且把该证明作为法院调取的证据在庭审中出示,并故意作出违背法律和事实的错误判决(去年12月16日,本报《恶意串通枉法裁判...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