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阜阳 今日界首 今日颍上 今日临泉 今日阜南 今日太和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今日太和 > 正文

一家三代四人志愿捐献遗体

来源:新安晚报 2019-11-08 10: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84岁的苏亚周是太和县农民,于今年10月22日因病去世。按照老人生前遗愿,其女儿苏继灵、女婿梁保华帮他实现了遗体捐献,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延续。在老人的影响下,目前为止,他们家又有2代3人志愿捐献遗体,并都签了志愿书。

据苏继灵介绍,他们与优秀共产党员苗为民是一个村,苗为民的光辉事迹(本报曾多次报道)在当地是家喻户晓。“我父亲生病的时候,多次和家人说要向苗为民学习,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奉献给社会。作为子女能做的,就是帮助老人完成他的心愿。”

10月22日,苏亚周因为年龄大了,加上多年患病,不幸离开了人世。虽说捐献遗体的决定早就做出了,可当父亲遗体被拉走的那一刻,苏继灵内心里还是舍不得。在家人的劝说下,苏继灵的内心才多少有些宽慰。“俺大儿说,妈,姥爷捐献遗体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样可以帮助医疗专家研究出来治这个病的药物,可以治好其他患上这种病的人,并且眼角膜还可以帮助其他失明的人恢复光明。”

苏继灵的丈夫梁保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对岳父捐献遗体的想法特别支持。在和苏继灵一起完成老人捐献遗体的遗愿后,也决定以老人为学习榜样,填写捐献遗体志愿书。梁保华说:“我是一名党员,在部队接受党的教育多年。退伍后,我也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于是,在梁保华表示要填写捐献志愿书后,苏继灵和儿子梁轶也跟着填写了捐献志愿书。

韩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振宇

新闻推荐

“故纸堆”变“思想库” “死档案”成“活信息” 太和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本报讯(记者安耀武通讯员史浩然)日前,太和县档案馆借展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馆)主办“信仰的力量——中国共...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家三代四人志愿捐献遗体)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