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回家过年:变化的家乡 不变的乡情

来源:亳州晚报 2019-02-11 10:00   https://www.yybnet.net/

住新房

我的老家在阜阳市太和县关集镇的一个小乡村,年初一,我从亳州回到了家乡。

妻是独生子女,担心岳父岳母失落,结婚后她和我商议,每年除夕在亳州过,大年初一回太和老家,住到年初四左右返亳。

父亲早早地等候在大门口,把我带的行李拿到屋里。路边几个正在闲谈的同乡也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家里的二层小楼已经盖好,但屋里的墙还没刷漆,二楼的四个房间连门都没装。

“时间太紧了。你们今年住在一楼,等明年回来二楼收拾好了,再住上面吧。”父亲说,为了方便我们洗澡,年前他找人加紧装了热水器,“楼上还准备装一个洗浴间”。

我家原来的瓦房是20世纪80年代末盖的,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吹雨打,墙体多处开裂,下雨的时候,由于地势低,屋里经常是湿漉漉的。自从我有了孩子以后,父亲就有了盖新房的打算。除了让他的宝贝孙子住得舒服一些,他也想让我弟弟将来带对象回来的时候有些面子。

前几年,路两边还有很多低矮的瓦房,如今是清一色的楼房。

走亲戚

我们当地的规矩,年初一除了去干爸、干妈家,一般是不能走亲戚的,而且不能干活,哪怕是屋里扔了一地的瓜子皮也要等到初二的时候才能打扫,据说打扫会把“财气”给扫走。

初二一般是去姥姥家。走亲戚的饭菜是比较丰盛的,先上牛肉、肉冻、黄瓜等几个凉菜,中间放一大碗调料,把凉菜倒进大碗里,拌一下,鲜香爽口。粉鸡汤、小酥肉、菠菜蛋汤、芹菜炒肉……热菜接踵而至。虽然已经够吃,但三嫂仍在厨房忙着炒菜,对于乡里人来说,宁愿剩着,也要多做几个菜,不然就会让人觉得小气。

太和有个称为“走盅”的喝酒游戏,就是变着法地让客人多喝,三哥是这方面的能手,而且他酒量也不错,但自从去年买了车,他就很少喝酒了。这次他主动提出自己不喝了,说中午还要开车走亲戚。在往年,这种情况下,几个表兄弟哪肯依他?“开车的话,还是别喝酒了。”大家的意见空前一致。

“我这跑运输的,喝酒太危险,我准备把酒戒了。”三表哥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自行车倒在路边,篮子的东西掉得到处都是,人在路边的干水沟里呼呼大睡……这是20年前走亲戚回家时的场景,至今已经看不到了。

为团圆

我小时候过年走亲戚,会挎一个竹篮子,里面放上馓子、麻叶、红糖、果子(就是亳州这边的“糕点”),有时候还要放上几个馒头。其中,果子是必不可少的。装了满满一篮子,上面盖上报纸,然后再盖上一个新毛巾。亲戚一般会把这些东西留下一半,有的还会往篮子里加点瓜子、糖果和花生之类的东西。

如今,家里的路上到处是奔驰的汽车,大部分是外地牌照,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为多。走亲戚也没有挎竹篮的,都是拎着果子、牛奶、鸡蛋等,这些东西甚至不用像以前那样年前准备好,现在在超市里随时用随时买。而且,东西基本上都是一股脑地留下,不再往回拿。有时候果子例外。按照规矩,果子是长辈才能吃的,如果是平辈,其它东西可以留下,果子还要拎回去。

回家的时候,听说马上我们那里也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些00后也在感慨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但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不在家的人来说,过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意味着团圆,一家人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一年中能见面的大概也就这几天的时间。俗话说,亲戚越走越亲,长时间的不走动,亲情就淡了。

亲情、乡情,这可能是很多人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的理由。我这离家不过一百公里,怎么能不回家过年呢?

(本报记者蒋加磊)

新闻推荐

太和县人民医院找准“三个点”助推行风整治和服务改善

根据全省行业作风整治工作和改善就医感受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太和县人民医院遵照全市卫生健康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脱贫路上伴墨香2019-02-02 10:00
猜你喜欢:
评论:(回家过年:变化的家乡 不变的乡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