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我的学生时代

来源:颍州晚报 2018-12-17 16:54   https://www.yybnet.net/

李建宇

我已是耄耋之年,回头看,几十年的岁月里,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学生时代有几件事情至今看来还是蛮有趣的,忍不住付诸笔端。

1946年夏天,小学毕业后,我到太和简师暑期补习班补习月余。先报考简师,落榜了,再考县中,录取了。

在太和县立中学初一乙班上学期间,先是在武营街张姓家寄宿搭伙,大约有一两个月,由于种种原因,吃不上饭了,家里让我迁住田祠堂,白天在北关外一家饭店,送些烧柴去,三餐就是把我从家带去的馍馏一下,供给开水。如果吃菜喝稀饭,要另外付钱。过段时间,我想吃面条了,到附近一家饭店,见有摆放成碗的面条,舍不得吃一碗,要买半碗。饭店老板不是左右分开扒去一半,而是从碗上部扒去一半。我仅吃了几口面条,剩下的尽是垫碗底的黄豆芽了,我边吃边想,被老板捉弄了。

1947年春天,经父亲联系,到太和城北菜园程玉林家起小伙。放学后,把从家里带去的馍馏一下,或把烙馍撕碎煮煮充饥。夜晚睡在程家东屋当门小床上。由于正值春荒季节,程家晚上多不做饭,大人能够忍耐,小孩就不能忍了。我清楚地记得,程家小儿子多次在床上喊叫“我饿”。他的奶奶劝道:“睡吧”、“人是一盘(,睡倒就不饿”。面对此情,我一直装聋作哑,从未伸出援手,拿块馍递给他。吝啬吗?不是的。主要原因是带的馍有限,如给他吃了,就吃不到周末,坚持正常上学就成了问题。估计程家也会理解的。

1946年秋至1950年夏,正值解放战争时期,我的初中学习不是连续三年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而是断续五年,三次求学未能毕业。

小学六年,我都是在本村小学上的。我的学习是勤奋的,各门功课成绩优秀。上到中学,就落差了,班里排位只占中等。我跟城镇学生比,显得知识少、理解慢,学习比较吃力。

在太和县立中学初一乙班上学一年,头学期教学正常,第二学期就不正常了,中间放假两次,皆因城内形势紧张,学校停课让学生回家,等局势缓和,才回校复学。1947年秋初,太和县城首次解放,当时各个中小学都已停办,我只好呆在家里,除参加一些劳动外,有时选读部分古文。

1948年秋,与邻村田厚璞到河南省郸城的豫皖苏第二中学上学两月左右,不收学费,供给伙食。1949年元月,在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崔健武宣布,二中将迁往淮阳正规办学,在校学生全部分配工作。我被分到新闻报社。由于年纪尚小,首次离家,想回家过年后才去报到,校长同意,便与田厚璞和数学老师季子风三人一起,身背行李,步行两天,由郸城经界首到太和,各自回家。

1949年3月,豫皖苏太和中学(不久改名皖北太和中学)组建就绪,招收高一、初二各一班,初一两班,计200名学生。我报考初二,发榜录取了。继续上学,即放弃了工作机会。1950年6月23日,由太中主持工作的教导主任王子健介绍,到太和县政府司法科工作。太中是太和县解放初期筹办的唯一中学,除初一两班外,名为中学,实属干训班。当时没有正规课本,以政治课为主,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多次抽派学生参加各项工作,每学期都招插班生,到1950年7月初,全部分配了工作,按学制来说,我们班还差一学期呢!

新闻推荐

住上安心房开启新生活

本报记者张凯培通讯员方克奎冬日午后,年过七旬的王文青搬出小椅子,坐在家门口悠闲地干起杂活。在他身后,两间新房窗明几净、...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学生时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