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耿万荣 在太和县旧县镇马元村,68岁的凡思星在院子里晾晒花生秧子。见笔者来访,立即起身相迎。
“这花生秧子晒干了,是准备喂兔子吗?”笔者问。
“不错。现在兔子开始繁殖了,要准备好过冬的饲料。”凡思星带笔者走进兔棚,听见脚步声,兔子纷纷躲藏,观察了一会儿又跑了出来,有的开始吃草,有的伸展四肢睡觉,一个个活泼肥硕,甚是可爱。
看着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凡思星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表情。
五年前,凡思星因患心脏病、糖尿病多种疾病,医药费开支大被列为贫困户。近两年,一系列扶贫政策落地见效,让凡思星摆脱了疾病困扰,身体逐渐康复,也增加了家庭收入,精神头明显好多了。
身子骨有劲了,就不能在家闲着。得知养殖肉兔投资少、见效快,又不费多大体力,适合家庭饲养,凡思星就购买了两对肉兔,在自家小院里搭了一个棚子,开始养殖兔子。每天,老两口身背竹筐,到田间地头割草,回家后洗净晾晒,精心饲养。很快,第一窝小兔下了8只崽,看着肉呼呼的小兔仔,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经过几个月摸索,他们找到了饲养方法,小兔子一窝接着一窝繁殖,两年不到,已经存栏100多只。肉兔销路好,有人定期上门收购,加上政府特色种养扶贫项目的补贴支持,每只兔子补贴60元,让老两口逐渐摆脱了贫困。
饲养肉兔得心应手,闲不住的夫妻俩又想到了另外一条增收门路——卖青菜。由于距离蔬菜批发市场近,集市就在家门口,守着这么便利的条件为何不利用呢。于是,他们用卖兔子的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早起去蔬菜批发市场卖菜。回家后,凡思星负责分拣,老伴负责喂兔子。吃过早饭,一切收拾停当,伴着初升的太阳,夫妻俩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看到父母如此辛劳,孩子们不想让他们干了,怕再累出病来。凡思星理解孩子的心意,他说,“集市上人多,和他们说说笑笑很开心,大家也都照顾我,赚多赚少无所谓。”
凡思星老两口虽然年近七旬,但他们不等不靠,而是自食其力,用辛勤劳动实现了脱贫。如今,凡思星夫妻俩吃不愁穿不愁,还住上了两层楼房,但他们依然早出晚归忙碌着。凡思星说,“政府帮助我们,咱自己也不能懒,现在的生活有奔头,浑身充满了劲儿。”
新闻推荐
颍州晚报讯(记者楚楠楠)买一包茶叶3元,还有机会猜谜语,猜中谜底可兑换60元现金。这样的“好事”,引来不少市民一哄而上,有人连...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