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百舸争流千帆竞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阜阳日报 2018-12-07 08: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风光 11月23日,一批本地柳编产品,搭乘阜阳发出的首趟铁海联运班列,开往宁波舟山港,继而直接装船出口欧洲。

从养家糊口的手工艺品,到成为阜阳口岸物流直运出海通道的第一批货物,柳编“身份”变化的背后,是一个个民营企业家创新产品、开拓市场的不懈努力。

不仅仅是柳编行业。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阜阳市一批批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奋楫争先,或家乡逐梦、带富一方百姓,或勇于探索、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或敢闯敢干、在国内外市场打响阜阳品牌,他们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以一段段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为阜阳的快速发展、加速崛起,作着最生动的注脚。 敢闯敢干,壮大一方产业 年过半百的张培峰,经常翻出一张2007年9月27日的泰国报纸——《京华中原联合日报》,上面刊登着他和泰国企业大亨的合影。

合影那一年,是张培峰创办实体企业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的第四年。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想到,出生于太和县倪邱镇一个偏远乡村的自己,能以出口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泰国华文报纸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培峰以600元“家底”起步,在家乡干起了薄荷油购销生意。随着民营企业出口政策放宽,1994年,张培峰注册成立了上海巨邦国际贸易公司,从事薄荷油等产品出口和薄荷醇等进口工作。

“生意好时,一笔就能赚十来万。”政策的东风让张培峰踌躇满志,然而,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却接连遭遇了收到造假薄荷油、资金链濒临断裂等一系列挫折,生意和心情都陷入了低谷。

短暂的困境没有吓退张培峰。2003年,看到薄荷醇等产品加工商机的他再次出手,筹资近2000万元,在市经开区创办了安徽巨邦香料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薄荷醇等产品生产。几年后,他又在太和经开区创办了第二家工厂,向吐纳麝香等高端产品进军。

风雨之后见彩虹。去年,张培峰的企业跻身全省进出口贸易百强榜单,今年产值有望达3亿元,稳居阜阳进出口企业前列。

如今,巨邦香料已成为阜阳市薄荷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带领着同行企业将一批批“阜阳造”打入海外市场。

创办一家企业,壮大一方产业。张培峰的创业历程,也是阜阳市广大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的生动写照。

在阜南,怀揣70元外出打工的王文忠,回乡后创办安徽华宇工艺品公司,点燃了阜南柳编发展壮大的“星星之火”。今年上半年,当地柳木产品完成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6.9%,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六成、全国的三成。

在界首,靠四处回收废旧电瓶起家的朱桂贤,牵头组建了华鑫铅业集团,带领11家小冶炼厂抱团发展,这才有了后来的华鑫集团,也才引来了铅蓄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南都华宇和天能集团。

在临泉,机械数控迷王子彬在外闯荡多年后,回乡创立了智创精机有限公司,填补了阜阳市专业生产数控机床产品的空白,目前,机械电子产业,正成长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

“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阜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与广大民营企业家的艰苦奋斗分不开,他们通过努力拼搏创造了一大批规模效益增长快、社会贡献大的优秀民营企业,也引领、推动着一个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说。追求卓越,打响“阜阳制造”

去年,56岁的界首企业家张强入选“2017安徽省第五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一珍贵的荣誉,在张强看来,也是对自己进取精神的肯定。

2006年,从国有企业管理岗位下来的张强,揣着自筹的36万元资金,踏上自主创业之路。

“最初只是个生产鸡精的作坊式小厂,连购买的生产设备也是二手的。”不起眼的生产规模,并未困住张强前进的脚步。

从一个破旧的小作坊,到细分市场领跑者;从年出口额十几万美元,到年创汇4000多万美元;从粗放发展的调味品生产工厂,到在全市率先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9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承担19个实质性课题研究……短短十余年,张强创办的强旺集团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单打冠军”,仅获批的各项专利就达216项。

眼下,强旺集团又上马了总投资15亿元的四期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8亿元。

颍淮大地上,进取的故事,还在书写着新的篇章。

作为江淮等知名汽车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刘新强创办的阜阳市鼎铭汽配,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吃喝不愁”。然而,刘新强却不甘于现状。2015年,他和深圳天鹰兄弟牵手,成立了安徽天鹰兄弟无人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植保无人机。自此,植保无人机领域有了阜阳“智造”。

研发生产抗艾滋病新药、开发全球技术领先的锂电池隔膜、攻克可降解水溶膜技术……广大民营企业家勇于探索、追求卓越,通过不断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让国内外市场上有了越来越多的“阜阳制造”。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阜阳市创新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全市研发投入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2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农家书屋——我们的圆梦屋

★太和县李兴小学林昆鹏我喜爱读书,因为能从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每当从电视上看到别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上面放满了图...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舸争流千帆竞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