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5岁的王国良做了一个决定:把建成不久、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三层楼房拿出来办国学馆,让附近的孩子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他的国学馆办得有声有色,每年来学习的孩子达三千人次。
王国良家住阜阳市颍泉区城乡统筹试验区,这里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点。王国良回忆,他上小学时非常贫困,连双胶鞋也没有,下雨天就赤脚踩着泥泞。父亲托人到太和县城买,等了半年才买到一双。
王国良成绩优秀,尤其喜欢语文,初中时写的作文常被当成范文在全校传阅。那时候没有课外读物,一位叫翟文灿的老师为了鼓励他,用手抄写了一些传统经典文章给他阅读。从此,传统文化的种子就在他心里悄悄发芽。
因为家庭贫困,王国良放弃了高考,回家务农。此后多年,他当过村干部,也和村民一起办过窑场。2001年,他养殖火鸡失败,欠下6万多元债务,无奈之下,带着妻子和孩子,举家到广州打工,干了4年,才算把债还清。
在外打工期间,王国良随身带着一本《论语》,有空就翻翻。先贤的思想与智慧,陪他渡过了那段难捱的日子。
生活渐渐好起来,王国良却在思索:“以前虽然生活贫穷,但民风淳朴,谁家有事,大伙都会来帮忙。为啥现在年轻人那种邻里互助、乡情浓厚的感觉淡了?有些家庭还出现子女不孝的现象。 ”
王国良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没人教育,所以不懂得感恩。 ”他决定为家乡的孩子办一个国学馆,用传统文化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2016年3月,他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三层新房重新布置,购买了桌椅、黑板、国学书籍,办起了明德书院,免费教孩子们国学。仅前期投入就花了4万多元。这些都是他种地的收入。
王国良一方面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给孩子们讲《论语》等,另一方面向专业人士求助。
“他不图名不求利,只为让孩子们学传统文化,精神让我们感动。 ”当地小学校长汪洪刚说,王国良找到他后,他当即决定义务为孩子们讲国学。
开始时,书院只有王国良、汪洪刚两位老师,如今已发展到19位,其中不少是附近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志愿者。
在明德书院,三层小楼被装饰得典雅大方,颇具书香气息。“传统文化典籍中很多句子和思想较为深奥,孩子们听不懂。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他们理解。 ”王国良说。
书院双休日上午开放,孩子们大多来自附近。王国良刚办书院时,一些人不理解,认为他是“想套取政府补助”。渐渐地,家长们发现误会了他,都认可他了。孩子在这里学习后,有了明显进步,回去后主动帮大人干家务,说话、做事也变得更有礼貌。
书院讲授的内容,除了传统经典,还有书法、绘画,由来自太和县的几位书画家义务主讲。
汪洪刚介绍,王国良经常到附近学校为学生讲国学知识。听说学校有几个孩子家庭贫困,他还主动承担了他们的簿本费。去年,明德书院和当地小学联合举行“国学知识大赛”,王国良拿出2900元用来奖励孩子们。
“我们这一代没能接受好的教育,希望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条件。”王国良表示。对于王国良的选择,家人都很支持,“他为大家做善事,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刘培军
王金龙 王辉 文/图
新闻推荐
丢下炒锅和炒勺,拿起锄头与剪刀 乡村厨师开果园,准备办“摘梨大赛”迎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颍州晚报讯(记者刘培军实习生王金龙/文王彪/摄)金秋时节,太和县税镇镇孙楼村的果园里,金灿灿的晚秋黄梨挂满枝头。果园主人李...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