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7年2月,太和县招录321名辅警进驻全县各行政村,由此形成了“一村一警一辅警”的工作机制模式。去年以来,该县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43%。记者在日前该县组织的“媒体看公安”活动中对此进行了深入走访。
太和县拥有人口176万,治安状况复杂。近年来,全县外流人员侵财尤其是盗窃犯罪问题突出,2016年12月被公安部确定为重点整治地区。目前,该县37个派出所,仅有160名社区(责任区)民警,为保障社区基础业务正常开展,县局又从局直机关抽调176名民警开展包村工作,但都是兼职,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如何破解警力不足难题,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该县公安机关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做实做强社区警务、强化治安基础要素,织密织牢防范网络、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公开招聘专职驻村辅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
太和县委、县政府对这一工作全力支持,决定将扩招专职包村辅警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委政法委将其列为“综治工作”考核项目。为此还专门成立组织,按照户籍地或居住地在本村、本镇的“本土”原则,县公安局会同人社部门先后分三批次公开招录了321名专职驻村辅警,进驻全县321个行政村。驻村辅警的工资、四项保险及服装、装备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按期拨付到位;辅警工作期间的食宿费用都由派出所统一安排。为方便辅警开展路面巡逻和进村采集各类信息等基础工作,财政斥资700万元购置电动巡逻警车167辆。今年2月份,每名包村辅警又配发专用手机一部,该手机安装有“钉钉办公软件”,可以进行定点、定时考勤,下达任务,上传信息,有力地保障了辅警到村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太和警方对辅警管理注重强化训练管理、作风养成、任务落实。去年以来,全县321名包村辅警在民警的带领指导下,采集基础信息数据7.3万余条、重点信息2.2万余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00余起。协助民警查处了一批案件,抓获、劝投网上逃犯80余人,查破盗窃案件130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8人、救助群众200余人次。部分辅警在救助群众时舍生忘死,被评为“阜阳好人”和“安徽好人”。
(齐德远记者聂学剑)
新闻推荐
稿件来源:特约记者胡云霞本报讯(特约记者胡云霞)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关工委作用,推进全县关工委工作...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