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史浩然 8月28日上午,太和县阮桥镇洪港村许寨中心村,徐朝银正在院子里给蔬菜浇水。一尺高的矮墙外,原本也有徐朝银家的地,但为了建设村文化广场,包括徐朝银在内的18户村民主动让地出力,这才有了建在村民家门口的文化小广场。
今年72岁的徐朝银世代居住在许寨,2016年10月之前,他家旁边是两条废弃的小寨沟,由于长期无人打理,荒草丛生,沟水恶臭。为了不受影响,徐朝银盖起了两米高的围墙。围墙虽然遮住了寨沟的荒凉和杂乱,却挡不住臭味与蚊蝇。久而久之,这一环境问题成了徐朝银和邻里们的“一块心病”。
经村“两委”和村民议事会反复研究、商讨,洪港村干群达成一致意见:填平废弃的寨沟,修建一处文化广场。
然而,由于寨沟较窄,修建文化广场需要向两侧延伸,不得不占用村民宅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徐朝银第一个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无偿让出一部分地,并在表态之后立即扒掉了高高的围墙,内退一米多,修建了尺把高的小矮墙。
其他村民也纷纷行动,不到一周时间,寨沟附近的18户村民无偿让出了4亩多地。其中,村民徐文同家被占用一亩多地。由于他家经济条件不好,村里打算拿出1000元作为补偿,但被他婉拒:“建广场,环境好了,得到好处的是我们住在广场附近的居民,咋能还给政府要钱?”
用地问题解决了,寨沟填平的工程资金依然没有着落。于是,村“两委”又决定,先实施工程再争取资金,并通过班子成员自掏腰包凑了6万元,启动了填平寨沟等文化广场建设的先期工作。
看到18户村民让出地,村干部又凑了钱,其他村民很受感动,纷纷出力帮工。寨沟很快被填平,文化广场项目资金不久也落实到位。11个月后,占地近10亩的文化广场顺利建成、投入使用。
乡村舞台、文化长廊,公共厕所、乒乓球台,绿树环绕,花草点缀……新建的广场虽然规模不大,可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到傍晚,下棋的、锻炼的、跳广场舞的,好不热闹。
看着墙外变美了、热闹了,徐朝银也更加注意自家的环境——院子里种上了蔬菜,柴禾整整齐齐码在角落。一墙之隔,整洁的庭院与靓丽的广场相映成趣。
随着文化广场的投用,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悄然改变。
“以前,不干农活时,大家要么喝酒,要么打麻将,有些人还‘咬舌头\’、传闲话,引发矛盾纠纷。现在广场建好了,没有事时,大家约着到广场唱歌、跳舞、下棋,赶上城里生活了。”村民徐文同说。
新闻推荐
王忠才,男,1977年5月生,淮北矿业首席专家、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20年来,农家出身、中专学历的他,坚守在煤矿综采...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