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十六华载太和经开,书写发艺“对外开放” 星报走进太和经开区,感受发艺产业发展的开放精神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7-09 07:5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星报走进太和经开区,感受发艺产业发展的开放精神

太和,这座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的皖西北文化名城,资源禀赋、药香飘溢。随着南北往来,商旅辐辏,包容、开放的个性逐渐渗透进每一个太和人的骨血里。

改革开放之后,这里掀起了“走出去”的开放大潮,激发着数万收头发辫子的农商大军,怀揣着太和人骨子里的拼搏和开放精神,背井离乡,从开始在国内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到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开启了新的发艺产业。

2002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太和掀起了新一轮开发园区建设热潮。4年后,经省政府批准,新的省级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成立,并从此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六年发展历程,弹指一挥间。十六年风雨兼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距离全省经开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会,还有3天。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大会承办方——太和经济开发区,感受这座园区在发艺产业发展中,所彰显的包容和开放精神。  曾梅/文 高斌 杨硕/图

特色小镇 迎接全新机遇使命

百年发艺

太和货郎“买世界,卖世界”

提起太和人从事发艺产业的历史,太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伟说,那要从清朝末年说起。

“清末时期,太和就有一大批走街串巷收购头发辫子的货郎,到上世纪80年代,太和周边兴起了原发交易市场,当时整个阜阳市原料发收购户达5万多户,足迹踏遍国内外,年收购原料发4000余吨。”赵伟介绍,那时的太和人不仅有开放的个性,更有敢闯敢拼的精气神,许多太和人背井离乡,“买世界,卖世界”,远赴印度、缅甸、蒙古、越南、古巴、巴西等国,收购头发辫子,带回太和加工,再远销至欧美、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

百亿营收

造就全国发艺之都

尤其是近年来,太和发艺产业发展迅速,其行业本身也逐渐实现了从粗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从原料集散地向成品生产基地的转变,从人发制品生产向化纤、人发、毛发等发制品生产的转变,从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的转变。

“我们的优势就是,拥有坚实的发制品产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发制品产品品牌实力和科技实力,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提起近年来太和发艺产业发展,赵伟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他介绍,发艺文化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了大量有丰富收购、加工经验的群体。遍布全国各地的原材料收购网络和发制品加工队伍,每年为发制品生产提供3600余吨原材料。如今在太和,发艺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约100亿元,经销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全国发艺之都。

三大战略

闯出自主创新研发之路

近年来,太和经济开发区发制品企业强力实施“科技、人才、品牌”三大战略,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之路,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引进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形成了发制品技术研究人才梯队。

如何将新进的发展理念融入太和发艺产业中?“我们采用C2M——全球化的专业发艺品垂直服务平台,它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将不同的生产线连接在一起,运用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随时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这也被称为继蒸汽机、电气化、自动化之后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赵伟介绍,加之一系列的智慧生产模式,让太和奠定了“中国发艺之都”的地位。

多元发展

走向数据、智能、私人定制化

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变化,发艺产业的发展开始向4.0时代迈进,发艺行业的数据化、智能化、订制化和多元化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发艺产业与前沿技术&理念的融合给发艺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和机遇,太和发制品出口北美洲、非洲、东南亚多个国家。

他介绍,传统发艺产业上游为研发、设计、材料等;中游为加工制造;下游是营销、售后服务。而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BIG DATA)、互联网+、私人订制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纷纷被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必定是将传统发艺产业和前沿技术理念相结合,便得出了发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发数据化、制造智能化、产品订制化和营销多元化。

随着全球工业4.0、智能制造、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兴起,发艺文化产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使命。太和经济开发区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着手建设全球唯一的时尚发艺文化特色小镇。

“小镇依托现有发艺时尚产业园的扎实产业基础,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大力发展研发孵化、品牌销售、发艺体验旅游、时尚办公、创意秀场、公寓SOHO、商业配套等高附加值的2.5产业,形成园区发展新引擎,带动园区快速发展,拓展生态文化旅游功能,最终形成集‘产、游、文、居\’于一体的发艺小镇。”赵伟介绍,目前太和经开区已重点开发推广发艺文化智能制造模式,建设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符合新产业标准的发艺文化智能制造模式。

产城融合

打造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在太和经开区,太和县发艺文化产业园成为了“十三五”时期发艺文化产业再升级的主要抓手。园区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和“九通一平”标准高端规划设计,加快发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太和发艺文化产业175家,产值约100亿元。太和县外贸出口额已经连续10年稳居阜阳首位,在安徽省县域进出口额中排名第七,在全国发艺文化行业中排名第四。

“我们力争到2020年,培育成为省级发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培育两家以上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赵伟说。

新闻推荐

大型话剧《脊梁》在太和上演

本报讯(记者王雪洁)7月5日下午,由安徽省话剧院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史诗情景话剧《脊梁》在太和县体育中心上演,来自太和县各单...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六华载太和经开,书写发艺“对外开放” 星报走进太和经开区,感受发艺产业发展的开放精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