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薛建邦 “停停停,这边先别往前了,品种不一样。”6月6日,当记者来到太和县恒进粮食产业园时,恒进农业负责人范恒进正守在地头,看着机手收获最后800亩小麦。火辣辣的太阳下,豆大的汗珠不停流淌,但范恒进心中充满喜悦:“这些都是选育中的新品种,研究成果可不能搞混了。”
“痴迷”于选育小麦新品种,让这位种粮大户收获满满——以当前成功选育并大面积种植的“恒进麦8号”为例,该品种去年顺利通过国家审定,产量表现也格外亮眼:2017年,平均亩产超过1300斤,最高达到1525斤;今年,尽管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平均亩产依然超过了1100斤,容重每升达到842克。
新品种的良好表现,与范恒进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早在2006年,范恒进就开始留心新品种的选育,“当初是用‘周麦16’作为母本、\‘淮麦28’作为父本,经过十多年的不断试验,最终才有了我们的\‘恒进麦8号’。”范恒进说,为了选育新品种,他和团队像照顾婴儿一样关注小麦生长,在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中,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实话实说,今年俺家小麦收成确实好。”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隋兰建说,去年秋季种了30亩“恒进麦8号”,近期收获称重后,亩均产量近1300斤,“这个品种抗灾害能力比较强,不然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在太和县,像隋兰建一样种植“恒进麦8号”的农户还有许多。近几年来,随着“恒进麦8号”新品种逐渐成熟,当地已有不少种植大户相继选种,累计种植面积近4万亩。加上恒进农业自种的3300亩,该品种种植面积已超过4.2万亩,总产量超4000万斤。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午收期间,在自身麦收压力很重的情况下,恒进农业依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地头回收达到标准的“恒进麦8号”。“国家定的夏粮指导价为1.15元每斤,而我们的回收价要高于这个数。这么做,主要是想回收后加工成种子,让更多农民种上高产麦子。”范恒进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地30斤种子计算,4000万斤种子可以保证130万亩土地的播量,将有效提升地方来年的夏粮总产量。
“我自己栽过跟头,深知种地不容易。”范恒进说,几年前,产业园数千亩地中,有七成种的是其他省繁育的小麦。2013年,一场气候灾害导致小麦大量减产,他直接损失了300多万元,“选育新品种、科学种田,一直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资金、技术的投入,范恒进已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1个国审、多个省审小麦品种,还自学多种现代技术,探索出了精量播种、节水节肥等6项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大家多提供些帮助,和大家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方克奎本报记者安耀武每天下午5点左右,在太和县赵集乡常保华家庭农场大鲵养殖基地里,农场负责人常天果准时...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